中英街最早感受改革开放春风 而今转型迎大湾区机遇

发布时间:2018-10-31来源:羊城晚报编辑:陈琳君

深圳新闻网讯  位于深圳盐田区沙头角的中英街,街心以界碑为界,左侧为英(港)界,右侧为华界。作为“窗口中的窗口”,中英街最早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这条百年老街也在不断转型升级,重焕生机。如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中英街发挥独特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推动着国际知名旅游消费平台建设。

不断转型升级的中英街


1“不到中英街,枉作深圳游”

1979年,深圳蛇口的第一声炮响拉开了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封闭多年的边防禁区大门。1983年,《开放中英街协议》签订之后,大量的资金涌入、人力和物力整饬与修建,使中英街迅速繁荣兴旺起来。

“不到中英街,枉作深圳游”,这句话曾广为流传。最早沐浴改革开放春风的沙头角中英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吸引了潮水般的购物游客。这条宽不过4米、长不过300米的街道,曾创下了日人流量超10万人次的辉煌纪录,“购物天堂”名噪一时。

游客在中英街界碑前拍照留影

据资料显示,从1980年以后的十多年内,中英街的财政收入占了整个沙头角镇的10%至30%,最高的年份达到70%。从1983年-1993年,中英街中方店铺每年的营业额达到15亿元人民币。仅从“黄金热”就可窥见中英街的繁华。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提供的资料显示,仅1988年5月-10月,中英街黄金装饰品的销售量就达到5吨,销售额达港币6.5亿元。曾在香港著名金行谢瑞麟工作的陈先生介绍,鼎盛时期的中英街谢瑞麟金铺一天迎来上万人次消费者,日销售额达200万元到500多万元人民币。

作为深圳唯一与香港陆海相连的区域,历史文化价值和地理区位优势赋予“中英街”与生俱来的商业文化气质。然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国内商品供应日益丰富,中英街的商贸优势日渐消减。

2000年9月,国务院批复中英街改设为“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对中英街实行更加严格的出入管理,致使中英街商业销售额出现大幅下滑。此外,接连出现的贩卖假货和商业欺诈等问题,给中英街商誉造成了严重打击。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曾经繁荣兴旺的中英街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2成立中英街管理局

中英街该如何转型升级?这是管理者一直思考的问题。2014年12月16日,中英街管理局宣布成立,2015年1月5日正式揭牌运作。

管理局的前身为中英街管理办公室,它被调整为区政府派出机构,并更名为中英街管理局。中英街小小的辖区里所涉及的区政府工作部门就有街道、发改、经促、卫计、环保水务、城管、安监、规划土地监察等单位;市管部门主要有公安、交警、消防、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省以及国家事权单位主要有边防、海关、缉私、国检等。而原先的中英街管理办级别较低、职能局限,协调难度较大,难以形成合力。此次成立管理局,可谓是中英街发展史上的大事。

游客在中英街购物

为管理局助力的还有特区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8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提升了管理局的执法地位,凡是涉嫌在中英街内携带违法或走私货物、物品的,管理局可对携带人的通行证信息和涉案货物、物品信息进行登记,通知海关或海防打私部门依法处理。

记者从中英街管理局获悉,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条例》,该局还制定了详细的年度工作方案,在制度上保证《条例》贯彻落实工作。“在宣传方面,我局深入企事业单位、工厂仓库、商户、居民区派发宣传资料,并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方式向全社会传播,让商户、居民、游客在了解《条例》的前提下,支持配合《条例》的贯彻执行。在行政执法方面,我局执法队和沙头角派出所加强管理区内通行证的查验管理工作,配合查验游客证件、查验涉嫌替人带货出关的‘水客’、查验旅游团队、查处黑导游等。此外,我局还邀请专家举办《条例》专业培训班,组织全局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掌握《条例》,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水平。”中英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条例》实施后,中英街管理局联合各部门通过开展打击售卖假烟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日常巡查监控、规范旅行社监督管理、完善举报投诉信息公示制度等,重拳整治中英街商业欺诈和打击中英街“水客”走私行为。商业方面,中英街实施商贸改革,由区属国企沙头角商业外贸有限公司对中英街深方一侧商业物业进行整合,采取统一经营和管理的方式,同时引进了一批香港知名高端商业品牌。


3推出网上预约自助取证

如今,中英街的人气正在慢慢恢复,每年客流量维持在300万左右。中英街在改革的新征程中再次出发。

这样的变化,从还没进入中英街就能感受得到。刷身份证、取纸质票据、到办证大厅的机器去取通行证,几乎不用排队,几分钟就能办好一张证。这是如今进入中英街的办证日常。而在以往,进入中英街都要人工办理边境特别管理通行证,办证经常大排长龙,队伍有几十米长,有时要排队一个多钟头才能进去。今年起,进入中英街所需通行证的工本费取消。3月20日起,居民还可通过网上预约、现场自助取证的方式进入中英街。

游客在中英街深港合作壁画前游览留影

记者从中英街管理局获悉,该局陆续推出“网上预约、自助取证、证件改版”三大举措,通过科技手段从根本上解决进入中英街通关“排长龙”的问题,优化市民通关体验。市民可通过“在盐田”和“畅游盐田”微信公众号网上预约或到中英街办证大厅现场预约两种方式完成预约,即可到取票机处刷身份证取票。目前,中英街网上预约系统设置了上午、下午两个时段,可以预约7天的行程(包括当天)。此举措为镇内居民以及广大市民提供更多便利。

在市容环境提升方面,中英街也可圈可点。“以前是水泥路,有些路面开裂,还有很多‘补丁’。现在大路都基本铺上了沥青,重新画线,道路两边的人行道也翻新了,看起来既宽敞又美观。”见证了辖区道路环境转变的居民陈先生介绍,家里人都感觉中英街的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舒适了。

事实上,实现中英街道路升级改造,提升城市道路环境,一直是中英街管理局完善辖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游品质城区的重要环节。继2017年市交委盐田交通运输局完成中英街辖区2.2公里的市政道路升级改造后,中英街管理局接棒发力,将海傍街人行道及周边巷道,阳和街、大王巷等路面纳入改造范围,分阶段、分批次开展项目施工建设。针对辖区商铺、仓库多,货运工具以推车为主,路面负荷重等特点,施工部门选择优质厚实的道路铺装材料。同时,涉及人行道的升级改造,施工单位提前向改造片区的居民、商户做好施工告知工作,取得相关居民、商户的同意后再行施工。


4历史老街迎大湾区机遇

中英街的未来还将何去何从?在依托着良好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旅游这一概念也在中英街的转型之路中崭露头角。“打造历史文化名街,以文化旅游促经济发展的想法早年便已成型。”中英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英街的转型重在让历史文化“活”过来。而今,骑楼、古塔公园、回归广场、浮雕墙等中英街十大景点均已修缮。今年3月,首届中英街文化节举办,深港居民欣赏到多场非遗展演,包括鱼灯舞、麒麟舞、百人舞龙、醒狮、陆上行舟、腰鼓等。下一步,中英街管理局将以深化文体建设为抓手,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遗产,打造基层文化建设品牌,不断完善社区场地设备、设施建设。

游客在中英街博物馆前的警世钟前游览

中英街博物馆创馆馆长孙霄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英街的衰退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趋势,发展旅游文化道路是中英街的出路。记者了解到,从2002年开始,深圳市会在每年举办中英街博物馆三·一八警示日的鸣钟仪式。这项活动成了深圳市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品牌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2016年,这一活动被文化部列为全国对港澳文化交流重点项目。在2012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中英街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殊荣。而根据评选的规则,一座城市是只能评出一条文化名街。孙霄认为,应该把中英街的死角打开,比如能否实施海上一日游,从中英街坐船到香港等,把深港两地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

游客在中英街购物后排队过海关

如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中英街发挥独特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在未来,中英街将在深港两地在巩固深港更紧密合作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整合深圳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和港方沙头角禁区两地土地资源,创新深港合作体制机制,推动实现深港两地人流、物流、资金、信息流等资源在中英街深度融合,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大湾区建设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


习仲勋中英街考察开启中英街黄金时代

大事记

1978年7月,刚主政广东不久的习仲勋同志到中英街考察。一街之隔,香港那边热闹繁华,广东这边冷清萧条。1978年深圳农民的年收入是134元,虽然远高于广东全省农民人均收入77.4元,却与一河之隔的香港新界农民年收入13000港元差之百倍,不少人为此跑到香港去了。

习仲勋当场指示时任宝安县(现深圳市)县委书记的方苞“要优先考虑沙头角”。对宝安县关于搞小额贸易、过境耕作的请示,他当场拍板“说办就办,不要等”,“只要能把生产搞上去,就干”。

通过这次考察,习仲勋意识到,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尽快缩短与香港的差距,才是长久之道。习仲勋感到广东具有快速发展的优越条件,后来他积极向中央争取,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先走一步,最终促成了经济特区的创办,拉开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序幕。

高目标

中英街制订近中远期目标

近期:深港两地在遵循“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原则上,高起点规划中英街活化改造,设想对深港双方临街物业进行整合并统一运营,建成地跨深港的特色商业步行街区,推动中英街“商贸+文化+旅游”联动发展,恢复中英街质优价廉的良好商誉,在东部湾区打造深港商贸文旅科教合作区。

中期:深港两地在继续提升中英街发展品质的基础上,重点开发港方沙头角禁区墟镇区域,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促进香港沙头角地区商贸、旅游、文化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密切深港两地经贸往来和商旅合作,积极打造深港更紧密合作区。

远期:深港两地在巩固深港更紧密合作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整合深圳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和港方沙头角禁区两地土地资源,创新深港合作体制机制,推动实现深港两地人流、物流、资金、信息流等资源在中英街深度融合,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大湾区建设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文/羊城晚报 记者 林园 图/羊城晚报 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