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5日讯(记者 潘峰)“扎好马步、腰部要稳、向前游水,鱼不能翻肚子、状态要生猛,要把鱼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8月5日上午,深港青少年文化交流项目之首届国家非遗鱼灯舞传承启动仪式后,数十名深港青少年跟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观球一招一式地学习鱼灯舞表演,惟妙惟肖地模仿着鱼的神情与动作,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启动仪式上,中英街管理局与沙栏吓村股份合作公司,以及深圳市影联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签订《沙头角鱼灯舞宣传策划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拓展鱼灯舞的传播深度和广度,打造更具生命力、更有感染力的鱼灯舞品牌。
说起沙头角鱼灯舞的历史,这要追溯到明末清初,沙栏吓村的吴氏祖先借鉴鱼在水中的动作,根据早期从事海上捕捞的体验而创造出来的民间舞蹈。300多年来,沙头角鱼灯舞流行于深圳沙头角及香港新界沙头角一带,是沙栏吓村民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的必备节目。“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推广好非遗项目,让其走出中英街、走向更大平台。”培训学员时,作为传承人,吴观球从鱼灯的神情与姿态,到一招一式的动作,总是严格要求,为培养好新一代接班人不断努力。
“我的爷爷、爸爸小时候都舞过鱼灯,所以,我对鱼灯舞一直非常感兴趣。”吴远霖是一名港籍青少年,在中英街长大,他希望更多的小朋友来学习鱼灯舞,以后走上不同的舞台,将鱼灯舞表演给更多人看。与吴远霖不同的是,盛宇轩来自几千公里外的黑龙江,他刚来深圳工作,首次接触鱼灯舞就被这美好的传统文化所吸引。“鱼灯舞非常具有本地特色,身为年轻人,我有义务把这学好学精,把美好的东西传承下去。”
据沙栏吓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头角鱼灯舞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初见成效。目前,有一支由传承人吴观球亲自指导的鱼灯舞专业队伍,同时,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部队,以及参加各项比赛和展演活动等,使得社会各界对鱼灯舞的兴趣得到不断提升,鱼灯舞的文化品牌影响力得到不断扩大。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充分运用沙头角鱼灯舞IP,凝聚深港同宗同源文化共识,打造更具生命力、更有感染力的鱼灯舞品牌,助力盐田区高质量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
“本次活动是传承、是匠心、是融合,不仅可以增强深港学员文化的认同感,还可以为鱼灯舞的发展注入更多新生力量。”中英街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中英街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沙栏吓村还获评今年全市唯一“广东省乡村研学旅行特色村”称号,鱼灯舞、麒麟舞等民间艺术声名远扬,作为传统的中国民间舞蹈,鱼灯舞不仅寄托了客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更是深港两地源远流长、血浓于水的文化纽带,牵系着深港两方同胞的情怀。今后,中英街管理局将紧抓“核心区+合作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深入挖掘鱼灯舞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寓意,丰富鱼灯舞艺术表演形式,使非遗文化“走出去”,擦亮鱼灯舞这一特色招牌,打造更具生命力、更有感染力的深港文化品牌,助力开创盐田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努力为深圳、广东、乃至全国续写更加美丽的“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