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题原作者仅得6分”,荒诞

发布时间:2019-01-23来源:晶报编辑:陈琳君

日前,湖南株洲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王亚创作的散文《清明》出现在苏州市高二年级语文统考的试卷上。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王亚在做这道满分20分的阅读理解题时,只得了6分。

王亚为此专门在朋友圈发了致歉信,“一切‘祸害’都非我的本意,向苏州全体高二学子致歉”。虽然如此,曾经从事过语文教学的王亚认为,题目符合语文教学,自己做不对题目是因为没有掌握答题技巧。

事实上,这已不是第一次爆出类似的新闻了。2017年浙江高考的语文阅读题《一种美味》也让许多考生苦不堪言。文章描述一个农村家庭吃鱼的经历,以那条鱼眼里“闪过一丝诡异的光”结尾,要求考生对此进行赏析。比那丝“诡异的光”更为诡异的是,报道称,该文作者巩高峰面对这道题也是一脸茫然,称“解释不了”。

无论如何,原作者做不出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题,不能视为一种正常。王亚很“宽容”地将其归结为没掌握好“技巧”,只能说明这种“技巧”本身病得不轻。还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军说得干脆,他认为,这是一种做法不严谨、对学生不负责的体现,拔高文章立意,存在过度解读的可能,违背了基本常理。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的一大通病就是,将一篇好好的文章粗暴肢解、大卸八块,再挖空心思、掘地三尺寻找各种“意义”,炮制各种“为什么”,并为此准备了一套标准答案。问题是,作家作品是独立文本,每个人可有不同解读视角,类似这样的题目,很难有也不需要有一个标准答案。强行设定一个“标准”,对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提升有什么价值可言?

我始终认为,语文是一门关于美、关于鉴赏美的能力的学问,我们要让它体现一定的人文温度,要还原它固有的活泼灵性,而不是用精确计量的“标准”使之变得面目可憎。为什么很多孩子不喜欢语文这门课?某些命题者的“自负”得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