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治贪腐?学术研究还是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好!

发布时间:2019-12-13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邓雪婷

“学术无禁区”,敢于打破学科界限虽好,但别忘了“研究有纪律”,得秉持科学精神,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谨慎地对假设进行求证。

■王森

近来,一篇题为《通过靶向肠道菌群调控人体的物质需求欲望有望提高廉政建设效率》的论文在网上引发争议。

调控官员的肠道菌群,是否能达到反腐倡廉的效果?这的确是个天马行空的假设。也正因为生物学上的细菌和社会学、政治学上的腐败,实在有点八竿子打不着,这篇论文才会被不少网友嘲笑为“奇葩”。但持中而论,在科学世界里,提出一个好的假设,往往是重大科学发现的起点。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学科交叉融合成为科技进步的一大推动力的当下,提出一个融合生物学和社会学、政治学的学术设问,哪怕这个假设有点“扯”,单纯从“假设”的角度看,是值得鼓励的。

“学术无禁区”,敢于打破学科界限虽好,但别忘了“研究有纪律”,得秉持科学精神,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谨慎地对假设进行求证。

这篇论文“招黑”,就因为把一个简单假设做成了一篇“大文章”,在缺乏事实支撑的情况下,轻率地使用了“有望”这个带有倾向于“证实”结论的词语。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论文的第一作者已经承认,生物学反腐倡廉还没有动物实验。在几乎没有实验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得出意味着“概率高”的论断,确实有哗众取宠之嫌。

作者提供给媒体的幻灯片,不乏似是而非的、缺乏科学严谨性的话语。例如,他在一张幻灯片上指出“人=人脑+人体+菌脑”,以凸显“菌脑”对人行为调配的重要性。这个“公式”只是看似“科学”,实则科学谬误很多。首先,在生物学的概念中,人脑也是人体的器官,将人脑与人体对立就犯了基础性的科学错误。其次,虽然科学已经证明了人类不少疾病和细菌有关,饥饿感之类的感觉也和肠道菌群的作用相关,但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的相关性还有待更细致的研究,也不能说“菌”就有“脑”或者“心”。科普文学作品用类比的修辞手法说“菌脑”或是“菌心”情有可原,但在严肃的科研会议上,专家决不能乱用术语。

这些缺乏科学精神的概念,更可能成为有心人士行骗的“话术”,损害科学研究的声誉。论文作者在其他相关论文和文章中也曾提出,“柔性辟谷”是调节胃肠道菌群的一项有效技术,有利于人“戒定慧状态的持续改善与提升”——然而,如此结论竟是基于个人9天辟谷体验。辟谷有效与否?在古代也充满争议,东晋道教学者、医学家葛洪就认为,辟谷是“一家之偏说耳,不可便孤用也。”现代科学则认为,辟谷必须遵守营养学指导,单纯断食对健康无益。然而,近年来,不断有商业养生机构利用“半吊子”论文来为自己的“辟谷疗法”张目,夸大辟谷的功效。前不久,西安的一家辟谷文化公司还被爆出骗取政府补贴丑闻。在科学无法证实生物学反腐可行性之前,“辟谷反腐”搞不好会在专家背书下,成为某些地方的一股歪风邪气,妨碍反腐倡廉工作的推进。学者必须要珍惜自己的名誉,谨言慎行,妄下论断最终只会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