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行动

崇尚生态文明 盐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绿色幸福之城

发布时间:2020-05-21来源:南方网编辑:陈琳君

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拿着垃圾袋和清扫工具,每次巡河都要步行约10公里……对于盐田河民间河长黄远雄来说,这是他日常工作的一个剪影。

在盐田,像黄远雄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每个星期的周二和周五,这些民间志愿者都会以生态的名义集结,在盐田河流域开展巡河护河行动。无论是检查河流水质状况还是清扫河道两岸的垃圾,志愿者们的爱心之举无不体现着盐田这座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七连冠城区的民间力量。

上述志愿者服务在盐田并非个例,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正在这片山海相连的热土中成为生动的现实。放眼这片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借由如“碳币”这样的正向激励机制而融入盐田人的日常生活中。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盐田的社会新风尚。

环境也是民生,蓝天就是美丽,绿水青山乃是幸福。美好的高质量生活令人向往,也激发出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与自觉。不管天南海北,来了就是盐田人,这里的蓝天绿海、一草一木都与你息息相关。无论男女老少,生态文明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盐田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享有者。●撰文:崔璨

正向激励

生态文明成社会新风尚

不久前,盐田区荣获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唯一“双优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均为优秀),实现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七连冠”。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绩,可当你在盐田实地走一走、看一看,你就会觉得“七连冠”这份殊荣当之无愧。

“举手投足皆生态,一花一草总关情”。这句化用清代画家郑板桥的诗句或可直观地传递出生态文明建设给这座山海美城带来的改变。行走在盐田的大街小巷,注视着川流不息的人群,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藏在了人们一举一动的细节中:晨起上学的孩童知道要将垃圾分类放到不同的垃圾箱内;傍晚归家的白领选择骑自行车出行,减少自己开车的频率;慕名而来的游客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不忍破坏这座山海之城的纯净和美丽……

在盐田,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自觉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正被一些正向激励机制所激发,诞生于2016年的碳币服务平台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借鉴碳排放交易理念,盐田区于当年在全国范围率先构建以“碳币”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全民行动计划,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以“碳币”形式,对个人、家庭、社区、学校和企业的生态文明行为进行激励,引导全社会增强生态意识、践行绿色生产、享受低碳生活。

具体来说,碳币系统以“碳币”为基础度量,对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赋予一定的价值量。租乘公共自行车、分类丢弃垃圾、节约用水用电、参加生态文明公益活动、参加绿色生活线上答题……在“碳币”服务平台上,市民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绿色低碳方式来获得“碳币”,进而兑换奖品和优惠。

通过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碳币”体系和生态文明公众平台,盐田区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激励公众生态文明行为,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机制,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盐田的社会新风尚。


全民参与

共同守护优美生态环境

今年6月,盐田区举行第四届“环保达人”颁奖仪式在。在颁奖仪式上,由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评委组通过投“碳币”的方式,现场评出罗宇清、李广慧新一届盐田区十佳“环保达人”。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这10位环保达人也常在工作之余加入到以护河治水为代表的各类生态文明志愿服务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盐田的蓝天碧海。“生态文明是盐田的闪亮名片,我们住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好盐田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盐田区结合辖区自身的山海特色,以守护美好家园与净化海洋环境为宗旨,积极实施“河未来益起行”志愿行动,打造了一支由热爱盐田海洋、湖泊、河流的环保志愿者和专业志愿者组成的“河小二”志愿者服务队伍,在辖区内形成了人人参与志愿护河治水的良好局面。

而在一些特色品牌活动方面,盐田区也同样有着精彩的表现。去年5月,首届梅沙国际珊瑚节暨梅沙国际潜水论坛在大梅沙开幕,世界潜水联合会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潜水机构代表、公益组织及学术机构代表齐聚梅沙,共同发起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珊”盟海誓,并将百余株珊瑚苗“种”进大海深处。

盐田区海洋生态环保服务中心负责人杨旭聪表示,地球70%的氧气来自海洋,保护珊瑚就是保护海洋、保护地球,希望通过种珊瑚这一举动,唤起大家保护海洋的意识。杨旭聪所在的海洋生态环保服务中心别名“珊瑚虫”,是由盐田区义工联直属管理的梅沙海洋环保义工队发展壮大起来的优秀的青年社会组织,目前也是广东省唯一一个由本地青年组建且正式注册的海洋环保公益组织。

4年多来,该中心先后开展了28次大型、45次小型海洋环保活动,参与海洋环保的青年义工有2200多人次,共清理海面垃圾70吨、海底垃圾7吨,种植珊瑚2000多棵,为构建优良的盐田海域生态圈贡献了来自民间的力量。

凝聚共识

迸发生态文明幸福活力

随手拍,盐田美……如今盐田人的朋友圈,一年四季时时都能拍出风光大片。走在盐田的海滨栈道,温柔的海风拂动着行人的脸庞,天空如同一张大蓝幕,朵朵白云点缀其间,令人心旷神怡。“走两步就忍不住拿出手机,想要记录下眼前的美丽瞬间。”在盐田已经住了20多年的易先生,对盐田的生态环境很是满意。

易先生的感触有着扎实的数据支撑:年均PM2.5浓度保持全市最低;全区无黑臭水体,在全市唯一实现河流、近岸海域、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森林覆盖率达65.7%,建成绿道总长度253公里,率先实现省级宜居社区全覆盖……无论是蓝天、空气,还是水源、绿道,盐田都拥有着引以为傲的人居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蓝天碧海的呵护下,一种要为盐田生态环境建设出一分力的自觉意识涌动在盐田人的心头。根据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和深圳市统计局联合调查结果显示,盐田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从2015年的86.7%提升到2017年的91.0%,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满意率从2015年的87.7%提升到2017年的91.2%,均列全市各区第一。

未来,盐田还将通过创新供给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生态产品服务人民群众,完善绿色低碳交通网络,在全市率先建成全覆盖的公共自行车慢行交通系统,持续推进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建设,建成“森林(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七连冠是一个新的起点,努力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城区美丽形象的发力点。”盐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