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评:当高交会遇见“双11”

发布时间:2020-11-13来源:深圳商报编辑:潘峰

本报首席评论员胡蓉

在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购物节“双11”的正日子,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拉开大幕。“双11”与高交会用消费与创新的“接力跑”,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今年“双11”的成交额再创新高。据本报报道,11月1日至11日,天猫总成交达到4982亿人民币;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超2715亿元;苏宁易购线上订单量也同比大增75%。去年天猫“双11”当日交易额为2684亿元,尽管天猫今年的交易额猛增与战线拉得更长有关,但也恰恰说明中国消费潜力惊人,需要更有效的策略将之释放。

与往年相比,今年“双11”获得了更大关注。疫情的暴发给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不仅是中国企业,就连不少国外品牌都期待着“双11”来提振营收,应该说“双11”没有让它们失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发展战略,“双11”也提供了很好的观察视角:成交额足以证明,消费能够担负起驱动国内经济“内循环”的重要作用。

再看高交会,疫情同样没有减损其影响力。国内国外展团对高交会热情不减,3300多家海内外展商带着近万个“黑科技”项目亮相;“十三五”科技成果闪耀全场,“十四五”的重点产业布局亮点突出。高交会继续发挥着“产业风向标”的重要作用,未来新机遇尽在其中。

经济增长要以强劲的需求为支撑,也要靠供给的有效;只有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才能将消费力量“变现”为中国的经济增长。

今年“双11”,消费升级趋势愈发明显,手机通讯、家用电器、电脑办公用品受到追捧,国产品牌也越来越受欢迎。消费增长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日渐成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重要压舱石。数据显示,消费占GDP比重连续8年上升,2019年的贡献率达到57.8%。

需求端这么给力,供给端也在发力。在今年的高交会上,让未来生活更加美好的新产品让人大开眼界:无人驾驶技术越来越成熟,建筑科技创新让家居生活更舒适和环保,在线问诊等5G应用的大规模商用指日可待……只要持续关注上几届高交会就会发现,高交会有个神奇的本领,那些让人大开眼界甚至匪夷所思的产品,不用多长时间,就会投入产业化应用,进入我们的生活。今年高交会上的“黑科技”,说不定几年后就是“双11”中的抢手货。

“双11”与高交会的美好相遇,是中国消费力量与创新力量的联袂展现,是对中国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诠释,也勾勒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将带来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