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重磅发布,统计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连续第二年超过14亿大关。但不容忽视的是,每两个普查年间的年均人口增速却在直线下降。同时,普查数据也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总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
国际上通常把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而眼下,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高达13.50%,这表明我国已逐步迈向深度老龄化社会。
而与之相应的另一组数据是:中国总和生育率(育龄期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已从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现在的1.3左右。这一生育水平,不仅低于全球平均的2.47,也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1.67。而要达到世代更替生育水平,则需要达到每名妇女平均生育2.1个孩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老龄化趋势是很难逆转的,我们一方面要及时采取措施优化人口结构,同时也必须学会与老龄化共舞。
人口老龄化固然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人口红利也包括老年人社会化和社会参与的可能性蕴含的老年人口红利,在这一框架下,老年人不再是社会的负担,而可以通过将其赋闲时间有效化,实现老年人对社会的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延迟退休等政策也应该尽早提上议事日程。
另外,要打造高质量为老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譬如深圳很早就发布了《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过去数年中,深圳日照中心增加了二十倍,为了进一步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深圳还进一步提高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配建标准。去年底,深圳还印发了《深圳市高龄老人津贴发放管理办法》,很多措施从细微处着眼,却折射出浓厚的人本情怀。
老龄化是全球普遍现象,但中国老龄化速度前所未有,学会与老龄化共舞,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