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一场意外灾难紧紧揪住了大家的心。
5月22日,甘肃白银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3日早上8点,共搜救接回参赛人员151人,其中8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救治。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遇难者的身份也逐渐被媒体公布。此次越野赛遇难的21人中,有超马圈领军人物梁晶、残运会冠军黄关军。尤其令深圳人关切的是,有数名深圳跑友报名参加了此次比赛。据深圳新闻网报道,赛事救援指挥部确认,深圳选手吴攀荣在比赛中不幸遇难。知情人士称,这是他的首个百公里越野马拉松。
这是一起罕见的由体育赛事引发的伤亡悲剧,令人无比痛惜。
此次赛事事故,被认定为是一起因局部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事故调查组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但是,从现有的相关信息来看,除了天气因素外,至少还有一些安全漏洞值得我们警觉。
比如,根据一位跑友的记录,“五月底,白银已经入夏,基于前几届的经验,冲锋衣并没有被列入强制装备,而是作为建议装备写进了赛事手册。”一旦成为“建议”,就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参照最低标准做准备。从现场照片也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选手是着短衣短裤参赛的。
此次事故,选手遇难的最主要原因是失温,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产生寒颤、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出现疲倦乏力嗜睡感,到反应力下降,再到意识模糊,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温度、湿度、风力是导致失温最常见的三大原因。而在此次极端天气引发的灾难中,保暖装备的缺乏成为一些人死亡的直接诱因。
还有网友说,自己第一次参加此类比赛时根本不懂气温垂直递减率的概念,为了减轻负重基本不会采取任何保暖措施。那么,在此次比赛中,组织方有没有做好足够的相关科普?对选手人身安全的负责,本身就应该成为赛事举办的最基本准线。关乎生命安全的保护措施,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再说回天气,正如相关专业人士所说,越野跑运动是一项典型的在户外开展的运动,不能拿城市天气预报作为参考,一定要以当地气象信息,结合山上的温度、风力风向和降水信息,预判更为重要的“体感温度”,包括山脚下和山脊上,同一时间温度都可能差异极大。虽然极端突发天气很难预测,但如果能提前进行多种预判并做好预案,悲剧是有机会避免的。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为此次越野赛中的遇难选手默哀。我们应当牢牢记住:比赛的终点是安全回家。人命关天,没有什么比选手的生命安全更重要。这沉痛的教训,当成为越野赛史上的一道血色刻痕,时刻提醒我们,一定要坚决杜绝类似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