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盐田

全市唯一“双优秀”盐田实现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七连冠”

发布时间:2018-11-26来源:深圳新闻网编辑:杨春丽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郑创彬)年均PM2.5浓度保持全市最低,连续三年优于欧盟标准;全区无黑臭水体,在全市唯一实现河流、近岸海域、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森林覆盖率达65.7%,建成绿道总长度253公里,率先实现省级宜居社区全覆盖……这是盐田人引以为傲的人居环境。11月20日,记者从盐田区获悉,在《2017年度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情况通报》中,盐田区荣获全市唯一“双优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均为优秀),实现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七连冠”。

梅沙俯瞰图

据了解,为充分调动各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017年起,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首次采用双考核、双排名机制。即考核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包括:环境质量状况、生态资源指数、环境公众满意率等11项指标(共计100分);第二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包括:治水提质、垃圾分类、绿色建筑等15项指标(共计100分),两套指标独立考核、独立排名。全部26项考核指标中,涉及盐田区的有25项(盐田区无黑臭水体),其中有19项获得全市第一,含满分指标13项。

盐田海滨栈道

盐田区历届区委、区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创新探索生态文明全民参与长效机制,在全国率先构建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积极探索“美丽中国”建设量化路径,在全国率先建立全面衡量生态状况的城市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统计与核算体系,连续5年实现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初步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良好格局。

盐田市民绿色出行

探索机制创新 持续擦亮生态文明招牌

近年来,盐田区通过城市GEP、“碳币”体系等改革项目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区域可持续发展大格局。在创新构建城市GEP核算体系方面,盐田区在全国率先建立全面衡量生态状况的城市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统计与核算体系,连续5年实现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在创新构建生态文明“碳币”体系方面,盐田区创新探索生态文明全民参与长效机制,在全国率先构建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推动个人、家庭、社区、机关、学校和企业全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国际生态安全港方面,盐田区建成国内首个国门生态安全教育实践基地,首创6项生态安全港创建标准,全面提升港口抵御外来物种入侵、保障港区生态安全的能力。

与此同时,盐田区创新开辟“互联网+”环境质量信息公开渠道。以手机APP应用软件为媒介,将空气质量、地表水、废水(气)污染源、负氧离子等环境质量信息向居民实时、直观、全面公开。盐田区还实现了区级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全覆盖,将全区45家党政机关、区直部门和重点驻盐单位全部纳入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单位绩效考核和干部勤政考核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在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方面,盐田区探索建立领导干部任期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制度,科学评价领导干部任期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及保护责任的履行状况。

实施污染防治攻坚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近年来,盐田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大力打造绿色低碳港口,建成6套移动式码头船舶岸电系统,盐田港232台龙门吊100%完成“油改电”,LNG拖车数量占全市LNG拖车比例90%以上。辖区工商业锅炉100%改用清洁能源,300余家饮食企业全部落实油烟处理措施,建筑工地全面落实扬尘污染防治“7个100%”,全区85家珠宝加工企业均实现100%达标排放。此外,盐田区积极布局PM2.5自动监测网络,形成“一街一站”网格化空气监测体系,为空气质量提升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盐田区稳步打好碧水攻坚战,建立了区、街道、社区“3+5+15”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扎实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基本实现排水达标小区全覆盖。完成盐田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工程,出水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稳定在98%以上,工业污染源处理率和达标率均保持100%。同时,按照“一河一景”要求,盐田区高品质规划设计,加大河流水系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推动文化元素与亲水空间的紧密融合,加速打造生态活水2.0版,引领文化兴水3.0版。

盐田区还扎实打好净土防御战,连续6年开展盐田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工作,形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动态监控土壤环境质量,并与重点监管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确保全区土壤环境安全。同时,盐田区着力打好噪声防治持久战,科学设置道路隔声屏障,在全市率先引入“鸣笛声呐抓拍”设备,并通过在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噪声显示屏等柔性警示手段,有效减少噪声扰民。

实施生态惠民工程 增加绿色福利

盐田区通过创新供给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生态产品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完善绿色低碳交通网络,在全市率先建成全覆盖的公共自行车慢行交通系统,设立自行车站点177个,投放自行车6000余辆。建设公园之城。持续推进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建设,建成“森林(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建成覆盖全区的绿道网系统,总长度达253.3公里,平均密度全市最高。

盐田市民参与垃圾减量分类

与此同时,盐田区大力探索垃圾减量分类可持续发展模式。加强垃圾减量分类运营全范围、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实现从范围上由小覆盖向大覆盖转变,率先在全市采取“互联网+”智能化管理模式,对辖区228个小区(城中村)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四分类工作,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在推进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方面,盐田区投资2.93亿元对辖区216个居民小区38452户实施供水管材更新改造,分批解决辖区“黄水”“锈水”、水质二次污染问题。同时,盐田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发展,制定《盐田区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扶持办法》《盐田区绿色建筑促进办法》,率先设立了由区财政拨款成立绿色建筑发展资金,全面推广使用绿色再生建材,实现新开工项目100%满足绿色建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