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坑岭下的欢乐歌声

发布时间:2012-08-12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编辑:郑创彬

盐田网讯 作为2005年、2008年和2011年连续三届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盐田区梅沙街道,这里的文明创建和社会建设是如何绽放出幸福之花的?日前,记者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走进梅沙的社区、企业、村落,与清洁工、居民等一同工作,亲身感受梅沙、感悟梅沙,体验梅沙印象、梅沙品质。

记者日记

来自梅沙的报道1

时间:8月11日清晨 星期六

地点:大梅沙成坑岭下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8月11日早上,当记者来到大梅沙上成路成坑岭下的街心小公园时,一阵阵清脆而又深情的歌声传来,记者上前一看,原来,是几名音乐爱好者组成的小乐队,在进行练习歌唱。

男声歌唱者自我介绍说,他叫蒲树文,老家是四川的,下岗后来到梅沙,在百多尔服装厂打工,平时喜欢唱歌,就到处寻找,后来得知社区有个民间乐队,就加入进来了,“和大家一起唱歌,很开心。”

“她是我们合唱团的团长!”蒲树文指着一位女声歌唱者说。“大家就是在一起乐一乐咯,啥子团长不团长哩!”女声歌唱者笑着说,她叫魏启姮,老家是湖南衡阳的,今年57岁,已经退休了,在大梅沙的海语东园住,平时喜欢唱歌,社区的音乐爱好者经常在一起唱歌,社区、街道非常支持,每周还请区文化馆的吴菲老师来给大家排练。“除了唱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歌曲外,也学一些流行的歌。”说着,魏阿姨就唱了几句《月亮之上》,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

拉二胡的、吹长笛的、弹琵琶的……乐队的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特点,拿一样乐器来伴奏。有时,还根据自己对曲子的理解,进行编曲。

“民乐队的彭老师很热心!”在大家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正在给孩子们补习英语的彭栋荣老人。已经68岁的彭栋荣说,他和妻子邵明轩都是四川绵阳的英语老师,退休后来到深圳,开始在布吉的中海怡翠山庄买了房,一次到大梅沙来看海,看到心海伽蓝打广告,就过来看房,一看就喜欢上这里打开窗户就能看到海的房子,他和老伴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在大海边能有一座房子,在海边生活。“现在这个愿望实现了!住下来后,我们就觉得梅沙这里特别好,天空湛蓝、青山碧绿、海清水澄、空气清新、邻里和谐,我们就想,自己能为这里做点什么呢?”彭栋荣和邵明轩就发挥他们的专长,周末在社区给孩子们补习英语,还积极投身社区活动。彭栋荣喜欢拉二胡,他就给民乐队当指挥;邵明轩喜欢弹钢琴、打架子鼓,就给社区合唱团当钢琴伴奏。

“我们虽然是从内地退休来到梅沙居住,但这里丰富的社区活动、真挚的邻里情感、周到的公共服务,使我们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团结和睦使我们在这里有一种安全感和幸福感。我和老伴说,梅沙,就是我们的养老生息的地方,我们热爱这里,珍惜这里,并想为她变得更加美好而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彭栋荣和邵明轩笑着对记者说。

“我有一个梦想!”彭栋荣说,他曾和几名合唱团员到莲花山公园,看到那里合唱团百十号人放声歌唱后,感触非常深,“我也想把梅沙的老人们集中起来培训培训,每逢周末也在大梅沙公园的太阳广场纵情歌唱我们的生活、歌唱我们的家园,那该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呀!也会让来大梅沙旅游的人看到另外的风景!我一定要实现这个梦想!”

记者 手记

来了,就是深圳人

“来了,就是深圳人……华强北的志愿者,带着不同的乡音……来了,就是梅沙人,家乡的那轮明月,也悬挂在愿望塔的上空;社区的茶果会,飘香我们的亲情。”

在上成路的滨海社区的文化橱窗里,记者曾看到了这样的一首诗。滨海社区工作站站长李怡美向记者介绍说,这是社区的居民以《来了,就是深圳人》为题写的诗。

是啊,深圳的新移民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地域差异较大,文化认知迥异,这就需要充分的包容和接纳,这样,才能造就“新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