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盐田区 勇当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探路先锋

发布时间:2018-08-27来源:南方日报编辑:潘峰

深圳新闻网讯 7月18日,深圳市盐田区召开区委五届第六十一次常委(扩大)会议。笔者在会上获悉,“研究推广盐田区GEP核算机制”被写入深圳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报告,这意味着盐田区的GEP核算机制或将在全市推广。

将“研究推广盐田区GEP核算机制”写入深圳市委全会报告,是对盐田区改革成绩的肯定。作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大区,盐田区不仅为世人提供了蓝天绿海、河清沙幼的绝美自然风光,更在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贡献出一个又一个具有鲜明盐田烙印的创新智慧和改革经验。

无论是在全国首创城市GEP核算体系、开展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实践,抑或是率先建立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打造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参与、人人行动、人人享有”新格局,盐田区始终沿着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擘画的发展路线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发展路径,让“高颜值”的生态环境与“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首创城市GEP核算体系让政绩考核指挥棒“绿”起来

许多年以后,当人们在谈论起城市GEP的时候,准会想起2015年1月盐田区首创全国城市GEP核算系统、为美好生活打上“价格标签”的故事。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是单纯以GDP增长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地区的进步程度。比之于GDP这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人们对于GEP这个新语词存在着一定的陌生感。GEP(Gross Ecosystem Product),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并倡导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应的、能够衡量生态良好的统计与核算体系。对应于GDP关注经济系统运行状况,GEP关注的是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讲,它们就像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盐田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城市GEP核算体系的探索,通过建立GDP、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的机制,为建设美丽中国寻找量化的新标准、新路径。

有了城市GEP这个绿色指挥棒,盐田区生态环保工作的成效便有了具体的“考卷”和“成绩”。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盐田区GEP分别为1036.19亿元、1072.41亿元、1077.29亿元、1092.17亿元和1096.29亿元,年均增幅1.43%,连续五年实现GDP与GEP双提升。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这对难解的矛盾,被盐田区处理得波澜不惊。

今年7月,“研究推广盐田区GEP核算机制”被写入了深圳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报告,盐田的城市GEP核算机制或将在全深圳推广。事实上,国内的一些省市(如贵州、惠州等)也在积极学习盐田的先行经验做法,因地制宜地试点推行本区域的城市GEP核算机制和相关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尚缺乏成熟的经验案例。发轫于盐田区的城市GEP核算体系有望成为该区又一个具有全国辐射推广意义的改革项目,为其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率先建生态文明“碳币”体系让百姓生态福利“富”起来

在盐田区,邓美兰是远近闻名的环保达人。“做环保不容易,仅靠向市民宣讲是远远不够的。"碳币"系统就弥补了这一短板,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获得保护生态所带来的益处。”她说。

邓美兰口中的“碳币”是盐田区激发公众生态文明实践获得感,探索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又一生动例证。

借鉴碳排放交易理念,盐田区早在2016年便在全国范围率先构建以“碳币”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全民行动计划。具体来说,碳币系统以“碳币”为基础度量,对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赋予一定的价值量。租乘公共自行车、分类丢弃垃圾、节约用水用电、参加生态文明公益活动、参加绿色生活线上答题……在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上,市民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获得“碳币”,进而兑换奖品和优惠。今年1月12日,盐田区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2.0版本正式上线,新版本增加了12个功能,允许用户将每日运动步数兑换成“碳币”,辖区企业也获得了参与碳减排的新型路径。

如今在盐田区,获得“碳币”经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朋友圈炫耀“碳币”也成为新时尚。在盐田港上班的杨先生说,自从在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注册后,便有意识地减少了开车的频率,取而代之的是步行或者骑行,两个月不到就获得了150多个“碳币”,“既锻炼身体,又节能减排。”同是生活在盐田区的李女士也是“碳币”的忠实拥趸。在她看来,攒“碳币”不仅是为了得到“福利”,更激励着自己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据盐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6年9月“碳币”1.0版本正式上线运行以来,生态文明“碳币”平台用户达14.3万人,约占辖区总人口的62%,共发起1074场生态文明活动,累计发放“碳币”约1.1亿,“人人参与、人人行动、人人享有”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行动体系初见成效。

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所激发出的品质发展强大动能,让盐田更大的绿色追求与生态梦想成为了可能。

数读

盐田绿色发展大事记

2008年盐田区被国家环保部评为华南地区首个国家生态区。

2015年盐田区“城市GEP”项目获“中国政府创新最佳实践”奖。

2017年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18年被联合国评为首批SUC国际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观察眼

改革“试验田”结出“生态果”

在盐田,碧水蓝天皆风景,山海相依绿意浓,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现代城市的无缝结合,让游客感叹不已。

迷人的景色不仅仅是上天的恩赐。多年来,盐田历届区委、区政府一方面细心呵护生态环境,一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举措,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路径。

如何创新?回顾盐田多年发展史,可以看到,体制机制创新越发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盐田区上下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新力量、新动能得到释放,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也逐渐深入人心。

盐田区委、区政府作出“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作为全区工作主轴”的战略部署,并以一号文形式出台《关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决定》。在实施《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行动方案(2013-2015年)》过程中,465项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被创造性地分解至具体责任单位,落实到具体个人,极大提高了行动的积极性。在2016年1月,盐田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决定》(深盐发〔2016〕1号),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成为全区“十三五”重要发展目标。随后,盐田区政府配套出台了《关于印发盐田区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计划的通知》(深盐府办〔2016〕2号),从物质、精神两层面双管齐下,调动群众积极性,以此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机制……

碧海蓝天,见证了盐田区上下的努力。当前,在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越来越多可喜的成果不断显现。更重要的是,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得到了提升。数据显示,盐田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从2015年的86.7%提升到2017年的91.0%,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满意率从2015年的87.7%提升到2017年的91.2%,均列全市各区第一,这些为盐田区的生态文明持续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展望未来,一幅更高质量的“滨海盐田”画卷正徐徐展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在盐田的实践中逐渐绽放光辉。(文/崔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