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从在韩国经历的一件小事说开去

发布时间:2018-06-22来源:澎湃新闻编辑:潘峰

环境保护是一件国家大事,却也是一件民生“小事”。我们说这件事情大,是因为目前生物多样性和绿色地球都受到威胁也正在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且刻不容缓;我们也说这是一件民生小事,这就要谈一下我在留学期间,通过我的眼睛看到感受到的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琐碎日常。

比如说垃圾分类,说来惭愧,我自认为是一名爱护环境的好公民,却在韩国交过污染环境卫生的处罚金。

是这样的,一周有七天,国内有人可能按星期几穿不同颜色的内衣,而韩国人却要扔不同种类的垃圾,并且要求极其严苛。2010年,我有幸作为校际交换生去韩国留学。刚到韩国,一心牢记学校书记的训话,在异国不要给学校丢脸,一定要给祖国争光。却在到了韩国后的一个月收到了关于垃圾分类错误的处罚单。原因很简单,我周四扔的垃圾种类,应该周三处理,并且经过检测里面有两块炸鸡(食品垃圾),要知道在全国民洁癖的韩国,我的这个行为是有多么的愚蠢。

无独有偶,韩剧《制作人》女二号下楼倒垃圾的一个小片段久久无法忘怀。

不得不说,当时看完这段内容的很多人的内心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韩国人扔个垃圾而已,至于要这么麻烦?!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电视里演的并不是骗人的,对于垃圾分类的态度,韩国人果真拥有一股近乎苛刻的执念。

小心翼翼到近乎神经质般的程度——食物垃圾一定要单另分出来装,剩下的生活垃圾也要分成可回收垃圾和一般垃圾,装在不同的垃圾袋里。

对了,说到垃圾袋,小伙伴用起来尤其节省。因为政府指定使用的垃圾袋是有偿提供的,作为普通的塑料袋来讲却是价格不菲——每只垃圾袋的售价中都包含了垃圾收集、运输及处理费用等。人民币大约在10元到50元不等。

“随便装会怎么样啊?”我有点不能适应这样的「麻烦」。

“会收到罚款单。”

好吧,垃圾袋上都注明了罚款额度,最高可达100万韩元(相当于5000多元人民币)。

从那以后,所有垃圾我都用心谨记应该怎么扔,哪天扔,扔在哪个垃圾箱。最开始的确比较困难,但是如果一件事情做熟练,就是一种不经意的习惯,它存在于你的潜意识里,就像出门记得带手机并随手关门一样简单。作为一名外国人就短时间适应看似不人道的事,并且养成习惯,说明其实这件事情并不难。那时候的我已经20岁才培养出这样的习惯。如果我们国民在上幼儿园阶段就得到培养那该有多好。在韩国,除了政府在这方面有严格要求和法律保障之外,学校和各种社会组织也做出巨大的努力。包括拿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宣传关于环境保护和绿色地球,并通过反复倡导和身体力行变成国民精神。看似很繁琐,但是这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民众行为会传染,有利于环保的行为会被效仿,同样看似寻常却危害生态文明的行为会被唾弃。一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会遗传给下一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通过身体力行把生态环保的意识根植于血液里,体现于民族文化中。

通过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小事情,感悟出一些道理:这样的小事乘以国民基数就是一件大事。垃圾分类处理不仅能够减轻环境污染,更是一种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等于我们给资源又一次的新生命。做好垃圾分类,是由我国14亿公民每位个体点点滴滴的一举一动来完成。这件小事,如果能够得到每个人的理解和行动上的支持,那么我们能为地球减轻多少压力,为我们自己带来多少绿色保障,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多少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