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评:需要“清理门户”的不只是茅台

发布时间:2019-02-25来源:晶报编辑:潘峰

近日,茅台集团发布最严通知,全面停止定制、贴牌和未经审批产品这三项业务。用网友的话说,这相当于茅台“自己给了自己一刀”。

茅台突然“清理门户”,让人想起最近北京同仁堂的造假事件。因为“回收过期蜂蜜、涉嫌更改生产日期”,同仁堂遭受了一连串处罚,甚至被撤销了同仁堂的中国质量奖称号。

这次对于同仁堂的处罚,在国内可以说是快速而有力。此前,国内一些企业的产品出了质量问题,往往是高举轻放,大事化小,原因是很多涉事企业是纳税大户,大得不能倒。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企业在曝出惊天丑闻后,一查,往往前科累累。这一次,对老字号同仁堂的查处,确实有了新气象。

但如果与其它一些国家的惩处力度相比,情况又不一样了。比如2007年,日本知名食品企业“不二家”被曝出使用过期的鸡蛋、牛奶等原材料,结果其下属5家制造工厂以及分厂全面停业,“不二家”社长藤井林太郎谢罪,并宣布辞去社长职位……

在欧美一些国家,如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出了问题,还要遭受严厉的惩罚性赔偿。2016年,一位顾客在法国一家餐厅点了一道名为“红酒焖鸡”的菜,结果竟然在里面吃出了刷锅残留的钢丝。后来这位顾客将餐厅给告了,法院判处餐厅赔偿131.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900万元。

在许多国家,越是大企业,越是被盯得紧,产品质量出了问题也被罚得越重。这里面的逻辑也不难理解: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在国内,许多大企业是各种颁奖典礼上的常客,拿奖拿到手软,产品出了质量问题还总是有人保驾护航,这使得一些企业更在乎赚钱而不是提升产品品质,想着法儿扩大规模、搞代工贴牌,这样的例子绝非少数。

对产品质量的监管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茅台全面停止定制、贴牌,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当然,需要“清理门户”的,绝不止应是茅台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