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稿件库

盐田女博士跨界写作 科普绘本《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迅速走红

发布时间:2019-12-26来源:深圳新闻网编辑:陈琳君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邓雪婷)随着深圳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广大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逐步增强,但对于如何辨别、如何操作仍有许多疑惑之处。日前,一本最契合《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的科普绘本——《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迅速走红。这本绘本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清晰告诉大家怎样进行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既是给儿童的环保绘本,也是给成人的科普读物。

该书作者是一名化学女博士,曾获盐田区杰出人才奖——姚姝。

孩子阅读绘本《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

让孩子带动家长重视环保

姚姝介绍,在美国读书和做科研的时候,她就对垃圾处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3年,海归姚姝来到盐田创业,开始做垃圾处理的项目。2017年,姚姝及其团队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深圳市绿盈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姚姝说:“她心中一直有个科研的梦想,就是尽最大可能消除污染物。比如,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很大,其实塑料就是化学家发明的,当时在进行技术革新时,并没有想到后面的影响。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今天我们科学家的责任和使命。”

姚姝在做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时候,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她发现环保是一个逆市场行为。任何商业行为,都希望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产出。但环保却会让你延长时间、增加步骤、提高成本。

那么,怎样让这个逆市场行为真正践行下去呢?姚姝想到的是,一定要改变人的习惯。成年人的习惯有时很难被改变,但孩子的行为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再通过孩子带动家长来做这件事情。这就是她想写一本科普绘本的出发点。

《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

为了增强孩子们对《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的阅读兴趣,姚姝在绘本中讲述了两个孩子学习垃圾分类的故事,寓教于乐,并认真而慎重地选择阿翔为绘本绘画。长期教小朋友画画的阿翔,将人物设定得非常可爱,让整本书充满阅读的代入感。

姚姝说,虽然她有很多角色,但创作这本书并不是一个企业行为,书里没有对公司和项目的任何宣传。全书完全是从社会责任、环保热心人士的角度来做的,写作也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

记者了解到,绘本通过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的画面和深入浅出、简洁明快的文字,从“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垃圾分类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和“应当怎样做好垃圾分类”三个方面,帮助青少年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垃圾分类和处理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姚姝与小朋友在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互动交流

环保科普事业造福民生

垃圾分类意义深远,这本书除了直观地告诉大家怎样正确地丢垃圾,姚姝更想表达的是,人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环保是公共事业,一定程度上是逆市场的行为,特别是对于后端处理技术,需要大量的资本和资源驱动,对于普通创业者是比较困难的。”在姚姝看来,让大家用自发的公益心态去做垃圾分类是收效较慢的,但如果以经济利益为驱动,速度可以加快。她认为,政府可以考虑用资金补贴或者免税政策,鼓励企业用可回收垃圾来作为生产的原材料,企业就会有更大的驱动力做好垃圾分类回收。这样,既可以让居民能以出售可回收垃圾的方式获得一些收益,也可以让居民的垃圾分类更加简便。

垃圾分类做好了,不但造福民生,还能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或者是环保相关的科普教育,都蕴藏着商机。”姚姝说。

垃圾分类在盐田已成新时尚

垃圾分类已经是当下一线城市大众热议的焦点话题,国内很多城市也随之开启了各自的垃圾分类行动。盐田区在垃圾分类热潮中遥遥领先,政府层面重视垃圾分类工作的外力宣导和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驱动相互交织,让垃圾分类在盐田成为新时尚。

盐田区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站

目前盐田区已全面实现楼层撤桶,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近50%,部分条件较好的小区,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率接近85%……多年来,盐田区围绕可持续发展,精准聚焦科学长效管理机制,一体化推进前端投放、中端收运、后端处理以及全流程监管的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建设。经过不懈努力,盐田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全覆盖”的管理体系,为全市乃至全国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培养民众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吸引民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是关系生活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盐田区通过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坚持组织运营公司、小区物业和居委会、志愿者、义工等进小区、访住户,定期入户指导,开展“蒲公英计划”和“资源回收日”等系列宣教活动。

盐田居民参与垃圾减量分类

吴阿姨是东顺梧桐苑小区的老住户,自入住起她就坚持垃圾分类,每天都在家提前将厨余垃圾、纸巾、纸箱、塑料瓶分类好,吃完晚饭顺带把垃圾带下楼分类投放,坚持垃圾不过夜,防范蟑螂鼠患和蚊虫滋生。“垃圾分类已经深入民心了,家里小孩也从小学会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垃圾分类对人身体好,对居住环境也好。”吴阿姨告诉记者。


[编辑:陈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