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份招聘公示在社交网络上火了。这份长长的公示名单里,清一色是来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学历均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些岗位还是街道办事处的。据官方回应,这份拟录用人员公示名单并非今年的,而是2018年初招聘人员的公示名单。
很多人认为清华、北大毕业到街道办事处是“大材小用”。有网友调侃道,一定要想办法考上北大清华,将来好到街道办工作。
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偏见。
首先,哪怕从“功利”的现实层面考量,去杭州余杭区最基层的街道办等工作,都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假期,给编制,薪酬可观,福利优厚,甚至晋升的渠道也明确可期,职业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都很强。
据报道,就2019年余杭区招聘清北等硕博的条件看,不管是招聘到当地事业单位人员,还是政府部门高级雇员、国企高级职员,都有着不低的待遇。比如对招聘到事业单位人员,对表现优秀且符合《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资格条件的,博士研究生学历的,聘为招聘单位中层正职,其间按事业副处级标准享受绩效工资待遇;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聘为招聘单位中层副职,其间按中层正职标准享受绩效工资待遇。最高年薪可达50万元。
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以为这些硕博都是头脑发热么?
其次,年轻人毕业后去级别高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可能接触的信息更为宏观,掌握的情况更为全面,表面上也更光鲜。但一个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很多时候会面临着不接地气、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尴尬。而到基层,与当地居民近距离打交道,直接面对他们的喜怒哀乐,对社会、对民众需求会有更真切的了解,某种角度看,也更容易发挥自己的价值。
总之,在我看来,高学历的名校毕业生下基层是好事,这样的人多了,还能在不知不觉中优化基层官场的人文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