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任我行”是拿生命当儿戏

发布时间:2020-11-12来源:深圳晚报编辑:潘峰

“在深晚记者观察的5分钟里,就有不下10辆电动自行车在人群中穿行,与人群发生不同程度擦碰,给带娃家长带来极大惊吓”……这两天,深圳晚报记者有关电动自行车乱象的走访调查,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与强烈共鸣。

路口还亮着红灯,电动自行车却疾驰而过;走在人行道上,电动自行车突然从后方蹿出,让人心惊肉跳;闯红灯、不戴安全帽、不按指定标识行驶、逆行……这些近乎已成为市民对电动自行车的普遍印象。随着深圳电动自行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不容忽视的难题。

电动自行车因为其经济、便捷、节能等特点,成为了不少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应当形成共识的是,其“便利性”必须建立在安全性基础之上。每一辆无序游走的电动自行车,对于他人可能都是危及生命安全的“大隐患”。其实,对于一些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员来说,并非不明白交通违法行为可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安全隐患,归根结底还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手头的事情紧急,再加上以为不会出事、非机动车道不完善等,便开始上演“生死时速”。

理由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殊不知,无论是电动自行车,还是其他交通工具,一切交通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都起于“心存侥幸”四个字。在现代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面前,每一个人都必须履行最谨慎、最严格、最周全的安全准则。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动自行车违法事例中,涉外卖、快递行业的车辆占了不少。事实上,作为电动自行车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通过多种措施严管骑手交通违法行为,不仅是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更是希望他们能成为所有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员的榜样,成为这座城市的“文明骑士”。

坦率地说,电动自行车乱象,是诸多城市交通管理的痼疾。随着民众美好出行需求的日益增长,越是痼疾,越要鼓足劲、下定决心、发挥创新合力予以解决,由此也从深层次上折射着一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和“文明深度”。深圳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迈向“管、疏、控、导”的新阶段,正是这一点鲜明而具体的反映。又比如,优化慢行系统,是解决电动自行车乱象的重中之重,而这无疑是一项综合考验。

交通安全关乎生命,生命面前无小事,所以这个问题必须经常讲、反复讲。我们对电动自行车乱象的持续关注,正意在警醒大家,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出行,都要时刻要把安全放在心上,从自我做起,从细节着手,珍惜和敬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也仰赖于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