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有一天 地球上的鲜花盛开在月球之上

发布时间:2020-12-03来源:晶报编辑:邓雪婷

这是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

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西经51.8度、北纬43.1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传回着陆影像图。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根据任务计划,“嫦娥五号”计划在月球获取2公斤左右的月壤样品,并带回地球。这将是中国人第一次凭借自身的力量,真真切切地“接触到月亮”,也是人类44年来的第一次月球采样返回。

月壤是从月球固体岩石圈到太阳系空间的过渡带,包含着相关区域的大量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

嫦娥五号的着陆地点被定为蒙斯·吕姆克山,这是一座孤立的火山,位于月球正面的西北方,南部为风暴洋,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区域,至今不到20亿年。从已有的资料可知,这一带分布着月表最年轻的玄武岩。

在这里采集月球样本,将让我们明白姆克山区域的真实岩石年龄、风暴洋克里普岩的具体形成过程是怎样的、月岩及月壤中是否还存在未知的矿物组合等,还有助于人类对氦-3在月球上的储量和分布进行摸底。

氦-3是世界公认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据计算,100吨氦-3所能创造的能源,相当于全世界一年消耗的能源总量。氦-3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极少,全球已知且容易取用的只有500公斤左右,而早期探测结果表明,月球浅层的氦-3含量多达上百万吨,足够解决人类的能源之忧,从而对地球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更重要的是,在月球上“挖土”,还可以回答这样一个令人类魂牵梦萦的问题:月球表面真的存在水资源吗?

在人类的认知里,月球表面十分干燥。以往研究认为月球上的水主要赋存于极区的永久阴影区。但是,近些年最新的研究发现,月球非极区向阳面也存在微量的水分子。那么这些水分子是从何而来?哪里可能会存在水资源?这次采样任务或许能有全新发现。

有水,就能为生命的蓬勃生长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而随着它一起升空的,还有一个微型培养箱,里面种植着水稻、南芥等农作物种子。天宫二号开展了众多空间科学和应用实验,其中就包括完成我国首次高等植物“从种子到种子”的空间长周期培养实验,也就是飞船上的种子完成开花结果的生长全过程。

嫦娥四号登月时,它搭载的各项载荷中有一项由我国重庆大学研制的小型科研载荷——“月面微型生物圈”。这个生物圈当中包含着土豆、棉花、阿拉伯芥等种子,还包括一些微生物和果蝇卵。

此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在模拟月球的风化层中种植了9种农作物,包括西洋菜、芝麻菜、番茄、萝卜、黑麦、藜麦、韭菜、豌豆等。

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律动。专业人士指出,月壤中藏着太阳的秘密、藏着地球的秘密、藏着月球本身的秘密,但在我们看来,更令人心神荡漾的是,它还可能藏着生命的秘密。会不会有一天,地球上的作物与鲜花,也能够盛开在月球之上?对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它又会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从嫦娥五号开始,展开自己的联想,人类的探索之心、好奇之心,印刻在它带回的月壤之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