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黄青山
打开热门网上购物平台,围绕年夜饭的产品跳入眼前,包括半成品美食、半成品家宴、半成品年夜饭等很是抢手,丰俭由人,选择多样。网上年夜饭热卖发出一个信号,留深过年也是个消费风口,抓住风口就是抓住商机。今年由于疫情防控形势需要,市民大多留深过年。人留深圳,消费也留在深圳。如何把留在深圳的消费商机对接好、发掘好?这是今年春节的一道新课题。
按照防控需要,春节会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但是基本消费不会断档,春节消费会叠加,商品供应链有保障,对消费拉动肯定是个难得的机会。有关专家提示,留深过年鼓励大家线上过春节,商家要不失时机推出多样化的线上消费产品。大量互联网运营公司可以抓紧春节风口,推出线上活动,比如影视节目免费收看,线上游戏安排打折。对生产企业来说,可通过线上直播发布消费新品特别是居家健康消费新品,大量在线观众必然带来巨大流量。春节也是消费电子包括手机新品的最佳出货期,运营商还可以在5G推广上做点文章,流量降价促销,春节将为新产品提供极佳的测试窗口。
今年春节是防控年,商家可以适时推出预约预订产品,通过线上预订,快递上门等做大预约消费模式。每年的年夜饭是各大酒楼饭店争相开发的大蛋糕,预计今年随着留深过年家庭和人员的增加,这块商机将更大。除了年夜饭,下午茶、洋快餐也加入到预订快送行列,最大限度满足过年消费的需求。进一步延伸,鲜花快递也可替代实体花市。
春节消费是消费升级的重要节点,不仅要满足居家基本需求,而且要主动对接发掘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例如很多中老人想学习手机拍摄和视频制作,完全可以开办线上培训班。还有大量幼儿园和小学生正在放寒假,教育类平台也可以推出一些个性化定制化新产品,兼顾学习负荷和春节乐趣。
留深过年连着扩内需促消费,需要政策精准发力精准支持。去年在疫情冲击的节点,深圳发力“六稳”“六保”发放逾4.8亿元电子消费券,争取了消费全面回暖。今年深圳决策部门应早谋划、早决策、早推进,出台春节消费专项扶持计划,达到政府补贴、商家让利、平台支持、线上线下联动的多赢效果。春节消费电子红包既要覆盖传统消费,也要覆盖新型消费。既要扶持实体产品消费,也要扶持文体教育服务类消费。
促进春节消费要有良好消费环境。市场监督部门要放大眼睛当好消费秩序的守门员、值班员。春节期间线上消费、预订消费量增大,监管部门要把监督重点放到线上消费和预订消费的重要环节,盯住产品质量、服务诚信等投诉热点,提高快速处理能力。要切实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强化市场整治,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权益,努力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消费者权益有保障,春节消费将更加舒心,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