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评:高等教育,深圳如何迈向“卓越”

发布时间:2021-02-24来源:深圳商报编辑:潘峰

本报评论员孙波

深圳高校近日陆续迎来“开学季”。据深圳商报报道,今年深圳各所高校招生人数稳中有升,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前提下,招生质量依然一路走高。报道列举的事实包括很多,但可以归纳出一个趋势性判断:深圳高校对全国考生展示出越来越明显的吸引力。

一周前,深圳教育系统发布了2021年深圳教育工作要点,其中包括“启动实施高等教育卓越工程”。深圳高等教育是从零起步的,对标全球一流城市,深圳高等教育的规模与质量依然是短板,如何迈向“卓越”?

观察深圳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和历程,既能给我们启示,更能给我们信心。

首先,认识决定方向。发展高等教育需要相当规模的综合投入,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成果却无法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测算,值不值?比如,当年建深圳大学时,就有人这样计算:深圳每年从全国引进超过10万大学生,相当于全国有10所以上的大学在为深圳“生产”人才,深圳有必要花那么大的成本建大学吗?但是,随着深圳的发展,这个认识层面的问题很快被纠正了:发展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民生问题,而是关乎城市现实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正是在这种共识下,深圳给予了教育发展一系列超常规的政策优先,2020年9月的统计显示,深圳拥有的高校已达15所,除了本土院校,还吸引了包括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科院深圳研究院、哈工大、电子科技大学等一批中外名校在深办学。

其次,目标决定成效。特区建立之初,深圳创造过“3天一层楼”的速度奇迹;抗疫期间,深圳“20多天建成一座医院”。但是,发展高等教育却不可能“速成”。人才的引进、学术文化的养育、基础科研的坚守、学术传承的代际体系建设、科研体系与产业体系和民生需求的对接等等,既需要有矢志不移的目标坚守,又需要有不为所动的过程坚持。正是这种坚守与坚持,成就了深圳高等教育目前的影响力。相关信息显示,去年4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了2019年国际专利申请(PCT)排名,深圳大学以247件的数量蝉联全球教育机构第三,仅次于加州大学系和清华大学;去年6月份发布的泰晤士全球年轻大学排名中,南科大蝉联中国内地第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双双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等等。

最后,规划决定未来。深圳“启动实施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的内容包括: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争取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5所高校纳入第三轮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争取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获批设立,加快筹建海洋大学、师范大学,加快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和音乐学院建设等等。

深圳高等教育迈向“卓越”的目标坚定,步骤清晰,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