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郑创彬 潘峰)在国家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推动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3月22日,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中英街调研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情况。在调研座谈会上,盐田区开门问计,就合作区的规划和发展向代表委员寻策问计,广泛倾听意见建议,群策盐田发展大计,共谋未来发展蓝图。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军,区领导时卫干、陈佩瑜、徐刚、马广明、周丽等参加了活动。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描绘了湾区建设的新蓝图。《纲要》指出,要充分认识和利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港澳独特优势和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加快建设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打造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平台,是深圳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也是盐田区主动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抓手。
中英街是“一国两制”的精彩缩影和生动体现,也是正在规划建设的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天,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调研中英街、沙头角口岸等场所。调研中,香港新界北区议会议员温和辉向来参观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详细介绍了沙头角港方有关情况。温和辉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深圳盐田和香港新界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希望两地携手同行,在商贸、旅游等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共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的规划和建设提出意见建议。市人大代表王建锋建议,要进一步简化通关流程,希望未来市民可凭有效的港澳通行证,直接进入中英街,而不用再另外办理证件;要打造影响范围更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中英街博物馆迁址,方便更多市民、游客参观。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谢作正表示,盐田区应本着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原则,从利于香港就业、繁荣稳定角度出发,联合相邻地区的香港同胞,既抓总体规划的谋划,又抓具体项目的落地实施。他建议,要保留中英街这张历史文化名片,并赋予它新时代特征;要穷尽一切措施解决交通问题,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要统筹规划大小梅沙、东部华侨城以及香港的岛屿,开辟海上旅游区域;要利用好梧桐山盘山公路、仙湖植物园等环梧桐山风景带,吸引影视文化产业链来此落地,打造深圳“好莱坞”;要打造国产电子产品、黄金珠宝等深圳优势产品展示平台,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人大代表肖幼美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谋划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的发展,关键是要做到“抢占机遇、规划落地”。她建议,盐田要坚持错位发展,要结合自身优势,找到自己的定位,避免同质性竞争;要牢牢抓住港口物流、黄金珠宝等传统产业优势,布局好新的产业链;要在坚持生态环保的前提下,挖掘海洋资源,做大做强海洋经济;要组建专家顾问团,借助专业智库系统规划设计,助推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
市人大代表吴滨表示,盐田和香港水陆相连,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深港合作上盐田区最有条件走在全市前面。沙头角深港旅游消费合作区的规划建设一定要放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大背景上,以事业推动产业,以产业带动事业;要注重机制创新,提高老百姓通关的便利性;要注重形成规模效应,发挥经济组团优势;要吸引年轻人,腾出空间吸引产业人才,打造现代海洋旅游特色产业;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背景下,探索打造旅游法治平台。
杨军在座谈会上表示,通过本次调研和座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提了很多真知灼见,出了很多好的主意和点子,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提振了政府的信心。杨军希望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继续关注和支持盐田,继续为盐田的发展提出好的建议意见,并在市一级的层面多推广、多推介盐田,让更多的深圳人了解盐田、支持盐田,让盐田的发展更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