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证合一”,商事登记改革再发力

发布时间:2018-07-13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邓雪婷

新举措、新技术,层出不穷,为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开拓出新境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实施深圳质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结合,成效叠加,必将为深圳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持久动力。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赵强

深圳优化营商环境又将推出系列新举措,据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昨天发布的消息称,深圳商事登记全流程无纸化网上注册业务扩大,将确保大多数业务能够足不出户、网上办结,商事登记实行“三十证合一”。

近年来,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强调,对于涉企证照该合的合,该砍掉的一律砍掉,以激发市场活力。今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等十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统一“多证合一”改革的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2017年开展“多证合一”改革基础上,自2018年6月底起,全面推进全国统一“多证合一”改革。为贯彻落实中央改革精神和具体要求,深圳制订了《深圳市2018年推进“多证合一”信息共享改革工作方案》。此次,深圳结合本市实际,在国家统一的“二十四证合一”基础上,自我加码,将涉及十四个政府部门的“三十证合一”,彰显出深圳努力走在“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最前列的决心与意志。

“三十证合一”,是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具体体现。“三十证合一”,有益于提高开办企业便利度和提升商事登记质量,营造便利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和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营商环境;同时有助于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互联网+”环境下政府新型管理方式,建立程序更为便利、内容更为完善、流程更为优化、资源更为集约的市场准入新模式,切实解决涉企各类证照数量过多、“准入不准营”问题,真正实现“让企业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的目标,进一步降低企业创设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一直是全国的“排头兵”,2013年就率先拉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大幕并取得累累硕果。改革前,深圳的商事主体总量是全国第六名;改革后,只用了短短不到2年的时间,深圳的商事主体总量就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改革后的红利也不断显现,社会参保、税收成倍增长。以“三十证合一”为标志的这轮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措施更多,力度更强。“一表申请、一次登记、一码通行”,“登记信息共享、登记结果互认”,港资企业服务新机制,实名核身技术、人脸识别自助发照、微信办照……新举措、新技术,层出不穷,为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开拓出新境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实施深圳质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结合,成效叠加,必将为深圳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持久动力。

与此同时,必须深刻认识到,改革越是往深处掘进,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越多,要有啃“硬骨头”的准备。“三十证合一”,包括营业执照、分公司《营业执照》备案、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等诸多方面,涉及十几个部门,运行在新的制度平台上,还需要掌握新的技术手段,难度之大显而易见。这就必须要有自我革新的精神状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统一协调,尽快适应新的制度要求、掌握新的技术技能,让改革新措施落到实处,不断增强企业、群众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获得感。

“多证合一”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已如燎原之火,有些地方进展并不比深圳慢。例如黑龙江省大庆市,已经宣布实现17个部门“三十五证合一”。这说明,改革的空间与潜力仍有待继续挖掘。深圳当戒骄戒躁,充分发挥先行优势、立法优势、技术优势,以高质量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