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稿件库

IN视频|舞鱼灯60余载初心不改 ​助非遗传承中薪火相传

发布时间:2021-09-01来源:深圳新闻网编辑:潘峰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9月1日讯(记者 潘峰 邓雪婷)“扎好马步、腰部要稳、向前游水,鱼不能翻肚子、状态要生猛。”“要用人的脑、手、眼、腿,把鱼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舞出鱼的性格,不能光举个鱼灯在那里走来走去。”……临近暑期尾声的一个午后,中英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传来阵阵谆谆教导之声,20多名深港青少年正跟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观球一招一式地学习鱼灯舞表演,惟妙惟肖地模仿着鱼的神情与动作,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承鱼灯“舞”艺六十载 

生于1942年的吴观球,人称“球叔”,从幼年开始,所有关于鱼灯的舞蹈、音乐、工艺的细节,都刻在他的脑海中,他深感传承的责任之重,也因此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为传承人,他不仅亲自指导沙栏吓村的鱼灯舞专业队伍,还打破村内传承的旧传统,推动鱼灯舞进军营、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在社会广泛挖掘和培养鱼灯舞表演专业人才,提升非遗文化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力。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观球

“对于那时的人来说,没有了鱼灯舞,生活就没有了色彩。”吴观球回忆,在生存为先的年代,鱼灯几乎是村民的全部精神寄托。1956年,辍学回村打鱼的吴观球跟着堂哥吴胜源学起鱼灯舞。第一步是前弓后箭把马步站稳,挺直腰板,用手稳稳地握住鱼灯。因担心损坏鱼灯,练习时,吴观球还常常以扫把和稻草代替。鱼灯舞动作看似简单,运动量却极大,一套鱼灯舞动作练下来,汗水浸湿了吴观球的衣服,水缸里的水也被他一瓢又一瓢地喝干”。

“许多地方都有鱼灯,但沙栏吓村的鱼灯尤为特别。”吴观球表示,沙头角鱼灯舞中,每条“鱼”都有可以自由活动的身体,表演者不是简单地举灯,而是以半蹲姿势擎着灯,让鱼随着节奏摇头摆尾。在吴观球的记忆中,渔闲时节是练习鱼灯舞的好时候。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妈祖诞辰等节庆,五颜六色的鱼灯里便会亮起烛火,伴着麒麟的舞动,村民沉浸在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中。

据相关史料记载,鱼灯舞是沙头角沙栏吓村吴氏家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明末清初,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吴观球告诉记者,2008年,沙头角鱼灯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传承鱼灯舞的精髓,2016年12月,村民在沙栏吓办公楼创建了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馆内陈列了上千件藏品,除了鱼灯舞雕塑、旧器具、农具、老相片、旧文献等实体藏品外,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光电的结合,运用场景复原以及场景模拟等方式,向人们更加具体、形象地展示沙栏吓村的历史以及鱼灯舞保护与传承的文化轨迹。

推动传统非遗薪火相传

提及鱼灯舞的传承,已是耄耋之年的吴观球眼神仍然坚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普及,鱼灯舞被越来越多人关注,但眼下能将之真正传承下去的年轻人却很少。”在吴观球看来,鱼灯舞虽然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也可能面临着手艺失传的困境。

如何传承好这笔宝贵的非遗财富,抓住年轻人群体是关键2012年起,吴观球开始到深圳小学、初中、大学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个非遗文化教育传承基地,吴观球不仅与该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书,联合开发了鱼灯舞相关课程,还常常到基地指导学生们舞鱼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沙头角鱼灯舞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受好评,学生们编演的鱼灯舞节目还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期间,吴观球还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老师合作,完成了多篇关于鱼灯舞技艺的研究论文,使得鱼灯舞的研究不断向纵深推进。

吴观球指导深港青少年学习鱼灯舞

除了进学校推广鱼灯舞,吴观球还在中英街社区开课,在深港青少年的心中撒播传承的种子,让年轻人打心底了解、接受和喜欢上鱼灯舞。陈梓杰是香港福德学社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跟着吴观球学习鱼灯舞有一段时间了,如今,“铲沙”“串水”“飞跃”等鱼灯舞动作,他做起来已是有模有样。“我会继续跟着老师学习,把鱼灯舞的舞步和姿态揣摩得更到位,将来有机会了,也要上台表演,把鱼灯舞推向更广阔的世界。”陈梓杰说,非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要保护和传承好沙头角鱼灯舞,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讲述中英街故事。

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里的荣誉墙

采访过程中,记者随着吴观球一起来到沙栏吓村村委会,参观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吴观球边走边讲解,回忆自己与鱼灯舞结缘60余年的点滴过往,每当讲到兴奋处,吴观球都会顺势拿起身旁的鱼灯,表演疾行的鱼、悠游的鱼和腾空一跃的鱼……陈梓杰则在一旁认真倾听,偶尔也跟着比划几下,专注而坚定的眼神流露出他将在传承鱼灯舞这条道路上,矢志不渝地执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