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转改 党报进社区

发布时间:2012-08-13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编辑:郑创彬

来了就是梅沙人,梅沙街道的外国友人茶话会开展得有声有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此工作生活。

居民评说

直面矛盾不回避

滨海社区工作站站长李怡美:

面对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矛盾和问题,梅沙街道直面矛盾,面对困难不回避,把群众的事放在首位,采取沟通的态度和方法,面对面找问题,积极探索群众工作新机制,为构建和谐社区、幸福梅沙夯实了基础。

成坑股份公司原村民邱林峰:

民心稳定也需防微杜渐。街道通过加强民意诉求反馈系统建设,完善信访长效机制建设,发动社会组织和群众力量,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第一时间、萌芽状态,不失为一个好的做法。

百多尔服装有限公司青工张丹红:

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公司各方面条件并不比别的企业好多少,但是大家都干得很欢,来了就不愿意走,这就是一个佐证。

亮点数字

82名“两代表一委员”网格化联系实有人口和非公企业,近三年来,街道调处了256宗劳资纠纷,追回欠薪3715万元,辖区没有发生过因劳资纠纷越级上访的事件。

记者手记

善疏则通 和顺则美

蒋丽娟

善疏则通,愚堵则壅。治水如此,调节冲突矛盾亦然。

移民城市是陌生人社会,缺乏熟人社会里的厚实人际支持,再加上社会转型,矛盾冲突在所难免。梅沙街道构建街道信访中心、社区信访工作室和集体股份公司村民评理小组等三级调处平台,直面矛盾纠纷,及时反应。小到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大到劳资纠纷,顺畅的民意表达渠道与反馈解决机制,让矛盾在第一时间得以化解。

梅沙街道的公共冲突调处体系网很好地充当了“减压器”。如此,“小病”及时治,“大病”几乎无,为该街道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构建和谐社区与和美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探索群众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当地居民心情舒畅了,心里美了,家庭和睦了,邻里融洽了,社区和谐了,生活自然舒心。何况,梅沙街道的人们把热爱生活的热情都化作了实际行动,在异常丰富的社区活动中,愉悦身心,交流情感。“来了,就是深圳人”在这里,顺利地具体为“来了,就是梅沙人”。

能够有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能够获得足够的情感支持与联接,能够有多彩的文体活动,这,或许就是幸福生活。它,是结结实实地开在锅碗瓢盆的日常之花,美到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