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基层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如何统合已有的治理资源更好地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面对人民群众的新诉求,基层治理如何创新才能顺民心、得民意?按照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思路,如何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有效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今年以来,盐田区委、区政府依托盐田“平安建设示范区”先发优势,以辖区内的海山街道为试点,统筹整合社会各界治理资源,启动以法治为保障、以自治为支撑、以德治为补充的平安易站改革。
作为盐田区2018年的重点改革项目,平安易站从设立到运营的各个环节都凝聚着党委政府和平安建设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通过实施平安易站改革,盐田区成功下沉社会治理重心,顺利打通基层治理微循环,奏响基层治理大合唱,有效破解了一批制约基层治理的基础性、源头性难题,为探索新时期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和打造盐田版“枫桥经验”给出了新思路。
解基层治理难题▶▷
搭建平安易站“大舞台”
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这是新时期“枫桥经验”紧扣时代脉搏、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新概括、新提升,也是社会基层治理的新方向、新要求。
2016年,盐田区创建“平安建设示范区”,辖区内的综治服务室、群防群治协会等已在社会基层治理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2017年,盐田区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群众安全感、公安满意度也在全省138个县区中取得了“双第一”的优秀成绩。
无论是从国家顶层设计的政治层面,还是从辖区平安建设的现实层面来看,盐田区在平安建设、基层治理领域都具有坚定的自我加压意识和良好的先发改革优势。
2018年,盐田区以党委政府统领、职能部门协同、社区公众参与,以强化法治保障、社区自治、德治相济为原则,实行“2+3+3+3”治理改革(两级平安易站、三支治理队伍、三个支撑系统、三项保障机制),构建以基层社区为平台载体,以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为路径,法治自治德治互融共通的社区治理体系。
以辖区内的海山街道为试点,盐田区将该街道原先的社区组织综治服务室升级为二级平安易站,向上打通了与一级平安易站沟通联系渠道,向下拓展组织架构,提升服务水平。而在原有的矛盾纠纷调解、社会面治安防控以及人屋管理等方面,平安易站增加了便民服务功能,将街道、社区部分便民服务进一步下放,提高便民服务效率。
“盐田区进行平安易站改革,其出发点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人民群众出实招、办实事。未来,平安易站将建设成社区基础要素管理、治安防控治理、人民矛盾调解、惠民便民服务的基层综合实战平台。”盐田区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给出了进行平安易站改革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