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讯 10月25日,在深圳国家基因库举办的一场华大智造新品发布会上,MGISEQ-T7亮相了。“MGISEQ-T7一天就可以完成60例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日产出数据高达6TB,是目前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的基因测序仪。”华大智造执行副总裁刘健介绍道。
近几年,华大在科学研究和技术突破上动作频频。2015年,华大发布BGISEQ-500,实现了国产化测序仪自主研发从0到1的突破,成为全球第三个可以量产临床级别基因测序仪的公司。每年华大都会推出新的基因测序仪。今年10月,华大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成果,首次揭秘了中国人群基因遗传特征。
自主研发“超级生命计算机”
2013年,华大投入1.18亿美元收购了上游公司Complete Genomics(简称CG)。当时CG的仪器非常笨重,只能放在承重能力比较强的实验室一楼。之后,华大在美国和中国同时开始台式桌面化测序仪研发。
2015年,华大推出了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桌面型高通量(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能产生的数据量)基因测序仪BGISEQ-500,并于2016年获得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改变了我国生物科技企业长期处于基因测序产业链中下游的格局。
而今年发布的MGISEQ-T7又一次在通量、成本和提升测序速度上取得了突破,被称为“超级生命计算机”。
MGISEQ-T7搭载了四张芯片,并支持每张芯片进行独立的测序流程。刘健解释,这如同四台测序仪同时进行工作,且芯片间互不影响,24小时无休轮转,每天最多可产出6TB数据。“目前全球测序仪最大的日产出数据量为3TB,”刘健如此说。此外,得益于升级的生化系统和光学系统,MGISEQ-T7图像数据处理速度提升15倍,从而使测序速度提升到行业最高水平的50%以上。按以上指标计算,MGISEQ-T7每天可完成60例个人全基因组测序,6台MGISEQ-T7一年就可以完成以往需要4~6年才能完成的十万人基因组测序。
基因大数据研究取得突破
一边是更高通量、更快测序速度基因测序工具的研发,另一边则是瞄准精准医疗的基因大数据研究。
2016年,华大正式发起了“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项目,并于今年10月公布了第一期成果,登上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成果。
文章共同通讯作者金鑫介绍,这是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第一次认同在其上发表基因组学文章,所使用的数据仅需保存于深圳国家基因库,而无需向海外数据库进行备份。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文章第一通讯作者徐讯说:“研究成果将助力精准医学,为出生缺陷、肿瘤诊治、传染病防控的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是未来产业突破迈出的第一步。”
从基因测序仪的自主研发到基因大数据的研究,华大正构建一条从硬件制造到服务和研究的完整基因测序产业链。在MGISEQ-T7的发布会上,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说,“华大智造的使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更健康,这始终是我们华大的核心思想。”(记者 李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