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率先编制实施全国首个城市GEP核算地方标准

发布时间:2019-01-03来源:深圳新闻网编辑:邓雪婷

盐田区连续5年实现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郑创彬)1月3日上午,记者从盐田区召开的“城市GEP”标准化新闻媒体座谈会上获悉,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于日前正式发布《盐田区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自2018年12月30日起实施。该技术规范的发布意味着历时多年探索,盐田区“城市GEP”改革创新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标志盐田区率先编制实施全国首个城市GEP核算地方标准,明确城市GEP核算指标、核算方法、核算因子、定价方法、数据获取方式等相关内容,为深圳市及其他地区开展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提供规范化模板。

俯瞰盐田梅沙

据了解,多年来,盐田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早在2014年,盐田区在全国范围内首创与GDP相对应,全面衡量生态状况的城市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统计与核算体系,积极探索“美丽中国”建设量化路径。经过几年的探索,盐田区连续五年实现了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日前,在全国首个城市GEP核算地方标准率先编制完成的基础上,盐田区还建立了GEP核算数据库和GEP模块电算化模型,实现核算的自动化。这一核算体系能够将城市生态系统无偿提供的各类功能“价值化”,为蓝天碧海、青山绿水、公园绿地、河流湖库、近岸海域等生态资源贴上“价格标签”,建立生态资源“账本”,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变化进行年度常态化跟踪评估,定量核算城市生态系统的产出和效益,以此来实现对区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科学衡量。

盐田港区

以城市GEP为指挥棒 助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据了解,盐田区切实将城市GEP考核作为全区新设施、新项目、新产业的刚性指标,从源头阻止污染企业进入,建区以来从未批准建设高污染企业。2013至2017年,辖区三次产业结构由0.01∶20.14∶79.85优化为0.05∶14.80∶85.15;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由0.289吨标准煤、6.98立方米下降为0.22吨标准煤、5.18立方米,降幅分别为23.9%、25.8%。同时,盐田区高标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盐田园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和发展优势,推动生物科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本土培育上市的华大基因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码隆科技成立仅四年,估值超20亿元,成为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领跑者”。

盐田区还立足区情实际,联合海关(检验检疫)、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等部门和企业,将城市GEP核算指标体系引入盐田国际生态安全港建设,实现港口的生态安全服务功能和价值可量化可计算,并将核算体系内容转化为常态化工作,纳入区域规划、项目评价、政绩考核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


大梅沙海滨公园

城市GEP进规划、进项目、进决策、进考核

盐田区通过让城市GEP进规划、进项目、进决策、进考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盐田得到全面贯彻。近年来,盐田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两次以一号文形式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将城市GEP相关内容纳入《盐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盐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期规划(2013-2020年)》,把“两山思想”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

同时,盐田区将城市GEP作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前置条件,建立GDP与GEP双提升项目库,在建设开发和项目管理中强化GEP提升要求。全面把握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变化,科学评价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状况,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盐田区还将GEP指标纳入全区45个党委政府部门绩效考核、干部考核体系,尝试推进干部离任GEP审计,真正让生态资源指数成为政府决策的行为指引和硬约束,推动“唯GDP”政绩观的彻底转变。

大梅沙海滨公园

通过城市GEP导向 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

近年来,盐田区以城市GEP为指挥棒,加快“自然生态系统价值”和“人居环境生态系统价值”的建设,聚焦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加大大气、水、土壤等功能要素的治理力度,实现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和市治污保洁考核两个“七连冠”,市容环境考核“六连冠”,市污染减排考核“四连冠”。盐田港区、盐田综保区成功入选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建成8套国内最大容量的移动式码头船舶岸电系统。港区232台龙门吊全部完成“油改电”,电力驱动及混合动力龙门吊总量全国领先,LNG拖车数量占全市LNG拖车比例90%以上。盐田区空气环境质量提升体系项目和盐田垃圾焚烧厂提标改造项目连续两年获评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2013至2018年,辖区PM2.5年均值由36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2.4微克/立方米,继续保持全市最低,近四年均优于欧盟标准。

在治水提质方面,盐田区先后完成盐田河、沙头角河、沙头角湾等综合整治,扎实推进正本清源,除旧村外排水小区100%完成雨污分流改造。目前盐田区18条河流(总长59.28公里)水质稳定达到Ⅳ类以上,主要河流盐田河达到Ⅲ类以上,近岸海域水质保持三类及以上。

盐田海滨栈道

引导全民参与 逐步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城市GEP的积极探索,在盐田牢固树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并引导市民树立“资源有限、环境有价”的价值观念。借鉴城市GEP生态“价格标签”和碳排放交易理念,盐田区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生态文明“碳币”体系,以“碳币”形式,对个人、家庭、社区、学校和企业的生态文明行为进行激励,引导全社会提高生态意识、践行绿色生产、享受低碳生活。

同时,盐田区进一步提升海洋文化论坛、海洋文化园、梅沙国际珊瑚节的品牌效应,加快区域性海洋文化中心建设,传播和普及海洋生态环保知识,引导市民关注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将海洋生态文化打造成为闪亮的城区新名片。盐田区还在国内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计划》,积极推动生态文明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辖区学校、社区、星级酒店、街道100%建成市级以上绿色单位,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及对环境提升满意率连续6年位居全市第一,形成生态文明“人人参与、人人行动、人人享有”的新格局。

盐田海滨栈道

正是得益于先进的理念创新,盐田区“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及应用”项目获得“第八届中国政府创新最佳实践”荣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