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GEP激发和带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深圳市环境科学院生态所高级工程师孙芳芳表示,城市GEP若想要继续增长,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增绿,二是减碳,三是节能。“城市GEP并不纯然是政府的工作,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绿色行动加入到城市GEP的建设中来”。
年均PM2.5浓度保持全市最低;全区无黑臭水体,在全市唯一实现河流、近岸海域、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森林覆盖率达65.7%,建成绿道总长度253公里,率先实现省级宜居社区全覆盖……无论是蓝天、空气,还是水源、绿道,盐田都拥有着引以为傲的人居环境。
在城市GEP的绿色指挥棒下,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换言之,如果水质状况进一步提升,建成区绿道再多延长一公里,这些都会在城市GEP的核算体系里得到体现。除了扩充自然生态资源的“含绿量”,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变化进行年度常态化跟踪评估也是增加城市GEP的重要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让人都回到原始森林里,盐田区的城市GEP改革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盐田区主要负责人说。
带着这样的认识,盐田区正用一些正向激励机制激发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自觉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正被一些正向激励机制所激发,诞生于2016年的碳币服务平台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借鉴碳排放交易理念,盐田区于当年在全国范围率先构建以“碳币”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全民行动计划,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以“碳币”形式,对个人、家庭、社区、学校和企业的生态文明行为进行激励,引导全社会增强生态意识、践行绿色生产、享受低碳生活。
具体来说,碳币系统以“碳币”为基础度量,对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赋予一定的价值量。租乘公共自行车、分类丢弃垃圾、节约用水用电、参加生态文明公益活动、参加绿色生活线上答题……在“碳币”服务平台上,市民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绿色低碳方式来获得“碳币”,进而兑换奖品和优惠。
通过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碳币”体系和生态文明公众平台,盐田区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激励公众生态文明行为,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机制,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盐田的社会新风尚。“绿色出行、节约水电,市民在获取碳币的同时,也是在为提升城市GEP作贡献。”盐田区生态办主要负责人说。
从城市GEP的探索实践到标准引领,从党委政府的顶层设计到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一座生态大区的绿色进阶之路中包蕴着改革者的智慧和坚守。放眼未来,一幅更高质量的“滨海盐田”画卷正徐徐展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在盐田的实践中逐渐绽放光辉。
城市GEP核算机制将在更多城市普及落地
许多年以后,当人们在谈论起城市GEP的时候,准会想起2014年盐田区首创全国城市GEP核算系统、为生态资源打上“价格标签”的美好故事。盐田区相关负责人回忆到:“城市GEP并不是下达的任务,这是盐田区自我加压、响应和落实‘美丽中国’顶层设计的自我革命和实践创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城市GEP的时候,盐田区就先行一步,将城市GEP提升为与GDP同等重要的指挥棒,让GEP进规划、进项目、进决策、进考核。在《盐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盐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期规划(2013—2020年)》以及城市规划体系、土地利用规划、综合发展规划中,GEP相关内容无一例外全部纳入其中,可持续发展思想被真真切切地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城市GEP考核已经成为盐田全区新设施、新项目、新产业的刚性指标,这不仅从源头上规避了有污染风险的企业进入盐田的风险,也在无声息中加速了盐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此番,盐田率先编制实施全国首个城市GEP核算地方标准,这座被绿海蓝天包裹着的生态大区在生态道路上继续前进。
在盐田,绿海蓝天皆风景,举手投足皆生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蕴藏在人们一举一动的细节中。晨起上学的孩童知道要将垃圾分类放到不同的垃圾箱内;傍晚归家的白领选择骑自行车出行,减少自己开车的频率;慕名而来的游客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海滨栈道上慢行;在区政府上班的公务员将空调温度调至节能状态……这些细微的绿色举动也在点滴间为城市GEP的增长助力。
盐田区的城市GEP核算机制事实上已经在惠州、珠海等地落地,国家统计局、武汉市蔡甸区、贵州省黔西南州、福建晋江市、江苏宜兴市、湖南省韶山市等专程来盐田调研学习城市GEP核算机制,这预示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发优势和改革经验或可成为盐田深度介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从盐田自身的发展上说,生态文明建设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红利还没有被完全释放出来,其背后依旧蕴含着巨大的挖潜空间。在粤港澳大湾区规的时空坐标系下,盐田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可期。展望未来,改革创新是这座生态大区在时序轮替中的不变姿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宏大蓝图前,盐田将奋力抢占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制高点,勇当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担当”。(凌杰 余永弘 李嫣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