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蓝图一以贯之绘到底 ​浙江:美丽景象如画卷徐徐铺展

发布时间:2018-08-08来源:光明日报编辑:潘峰

“我只想住在水口乡,享受这里的好山好水好空气。”66岁的上海老人陆福明说的水口乡地处太湖南岸长兴县,乡村旅游十分红火。因八成游客来自上海,被称作“上海村”。昔日“卖山林”,今日“卖风景”,依靠发展旅游产业,水口乡农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28353元。

水口乡的变迁,是浙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样本。行走在浙江大地,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景象如画卷徐徐铺展。十多年探索和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之于浙江,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上升为全省上下的自发行动。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一任接着一任干,生态环保蓝图一以贯之绘到底。

水清、天蓝、地净,浙江一步步向前迈进。据统计,2017年浙江全省221个地表水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占82.4%,69个县级以上城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0.0%,全年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连续4年呈上升趋势。

转变方式迎来绿色发展

浦江县虞宅乡马岭脚村,峰峦叠嶂,绿树葱葱,重新改造的一排排黄泥房错落有致。在村中心一幢民宿墙角的石块上,有一道醒目的白色污痕。这是当年加工水晶后的污染痕迹,特意留下警示后人。

把时间指针拨回到5年前,当时被称作“水晶之乡”的浦江有两万多家水晶企业,拥有全国80%的水晶产量,80%的村庄有加工作坊,打磨的抛光粉随着污水四处流淌,周边河水的颜色像牛奶一样。

2015年,浙江按下“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提升加速键,启动实施“十百千万”计划。通过绿色引领、治污倒逼,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打破拖累高质量发展的坛坛罐罐。近五年累计关停淘汰“低小散”企业3万余家,整治提升1万多家。

浙江湖州,游客在绿荫包裹的河道中漂流,享受乡村旅游的乐趣。光明网记者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将牛栏瓦舍改造成颇具小资情调的牛栏咖啡,将破败弃用的民房改造成渗透式排污的环保型“洋家乐”,浙江农民以更加绿色化的人居环境走向乡村振兴。

莫干山脚下的德清县,青山叠翠、碧水环绕,530多家“洋家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群山之间。吃上“生态饭”,美了乡村、富了村民,绿色经济正成为德清发展的新引擎。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浙江数以万计的村庄美化了环境,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关注比任何时候都高。诗画江南的碧波清流,日新月异的城乡面貌,已成为浙江人的自信与骄傲。

让绿色理念进入千家万户

浦江县翠湖波光粼粼,微风轻拂。62岁的村民周成乐,时常坐在自家小楼外,看着孩子们在翠湖里游泳嬉戏。“以前,翠湖里垃圾成堆、臭气熏天,如今通过大力治水,翠湖的水质得到极大提升,还有黑天鹅来安家呢!”他开心地说。

一汪碧水,折射出浙江的河湖之变。2014年初,浙江发出“五水共治”总动员令。2017年,又率全国之先吹响了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的冲锋号。在全民治水理念的号召下,浙江形成了比五级河长更为庞大的“民间河长”队伍。如今,浙江既有省长、市长担任的“总河长”“河长”,也遍布着“红领巾河长”“河小二”“池大爷”“塘大妈”,还有不少“洋河长”和“乡贤河长”。

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下张家村是远近闻名的垃圾分类示范村,村里设置“红黑榜”和“笑脸墙”,用考核机制激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自主性。“哪个农户家被点名没做好,他们自己就会觉得很没面子。”村党支部书记钱瑞华说,每次通报垃圾分类检查情况时,村民们都会早早地等在那里。

在浙江,这种场景越来越普遍:富春江畔的桐庐县,因为垃圾分类家家负责,29个行政村直接取消了保洁员岗位;浦江县40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垃圾分类处置;龙游县贺田村村民们在垃圾袋上贴上“身份证”,实现垃圾处理责任到人……

以垃圾分类逐渐实现从“政府推着走”向“村民主动干”转变为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无论是农业或工业,浙江人的生态环保意识愈加强烈。

改革体制筑牢生态屏障

“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的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浙江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说。

自2015年提出“打造最严环保执法省”,浙江持续在环保执法上保持高压态势。2017年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86万件、罚款8.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和34.3%。此外,浙江移送公安案件数继续居全国首位。

一条看不见的红线完成生长,这是我国继耕地红线之后,第二条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的红线——生态保护红线。2016年9月,浙江出台了《浙江省环境功能区划》,形成覆盖全省“一个区划一张图”的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制度框架。2017年,浙江落实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这条关乎生态安全的生命线落实在江河湖海、山川平野之上,为浙江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起一道牢固屏障。

在湖州,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既要审“钱”,还要审“绿”:每条河、每块地、每片林的变化,都会清晰记录在一张表上。这笔不断更新的“自然资源账”,成为湖州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依据。

秀美浙江,山水塑形,绿韵作裳,一片花柳繁华。如今的浙江,正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朝着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城乡更美丽的目标不断迈进。

《光明日报》(2018年05月31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