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栏吓村渔民当年如何打鱼?

发布时间:2017-08-01来源:盐田新闻编辑:陈琳君

    深圳新闻网讯  过去中英街的渔民们去过哪里打鱼?出海打鱼有多艰辛?近日,记者到中英街老渔民吴亚九家中,听这位78岁的老人讲述了过去出海打鱼的故事。

“我从大概七八岁跟着爷爷、父亲出海捕鱼,一直捕到50多岁,但捕鱼实在是辛苦,一点也不好玩。”吴亚九老人说。虽说沙栏吓村是个渔村,村里人也都是渔民,但在解放前,也不是家家都有船,只有几户比较富的人家才有船,当然也只是木船,还没有机船。多数村民都是靠给富人家出工,靠出海打鱼为生,所以很多村民在解放初期评家庭成分时都是“雇农”“贫农”。

当时的一条小渔船要四个人一起,才能出海。因为船小,海上浪大,不能出远海,基本上都是在近海打鱼。可是却不能在大鹏湾里打,要过到三门岛那里去才能打,因为大鹏湾里有英国的巡逻船,他们要发现了,会没收这边的船甚至扣人。因为按照当年清朝跟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大鹏湾“潮涨能到处”都是属英国管辖,也就是说整个大鹏湾都是属英国管辖的,能在大鹏湾里打鱼的都是香港那边英国管辖的渔民们。

出海打鱼,一般早上5点钟就匆匆起床,带上一点干粮主要就是煮熟的红薯,就划船出海,要划三四个小时才能到三门岛那边,在那撒网捕捞,一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回到家。打的鱼多是带鱼、三刺绸、盲曹等,因为船小,网也不是很大、很深,所以打的多是较浅海的鱼。打鱼回来把鱼交给东家,东家每个月给点粮食或很少的钱,就这样有口饭吃。“在海里讨生活,是很危险的,海里的风浪有时是说起来就起来的,风大浪大导致船毁人亡的事,在海上一点都不新鲜,所以大家每天出海前都会祈求老天,希望能够平安回来。也正因此有了渔民们的一些风俗,如筷子不要平放在碗沿上,更不能竖起来插进饭里;鱼吃完一面,要把它‘划过来’吃另一面,绝对不可以说翻过来。还有,女人是不能出海的。”

解放后,吴亚九上了东和学校,读完小学,又到深圳中学读了半年初中,“每个星期回家一趟,从家里带干粮,当年也没盘山公路,都是翻梧桐山的人行小道,从沙头角要翻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莲塘,然后再到深圳。”就是这样辛苦,但家里太穷,书还是读不起了,就只好辍学,到香港九龙的茶楼、纱厂里做工,因为那里一天可以管吃两顿饭,晚上也管住。但那时的香港也还没有发展起来,工资很低,赚不到钱,就又回到沙栏吓村里,继续打鱼。没过两年,实行公社化,生产队里大大小小有10多条船,有的船装上了柴油机,但马力很小。村民们又开始了打鱼的营生。但打回来的鱼是不能卖的,只能交给水产站。水产站给大队一些收入,这算是集体收入,但非常少。

那个时候,进中英街的桥不是现在的水泥桥,是三条宽宽的条石板并排而成的石板桥。上个世纪50年代时,中英街上有几个店铺,但没什么人,比较繁华的是东和墟,在现在的横头街一带,好像人逢农历的一、四、七开集市。赶墟的日子是比较热闹的,周围十里八村的村民们都把农副产品拿来卖,小鸡、小猪、小鸭子……还有许多农具等。正是因为这个集市,大梅沙村有位经常到集市上做点小生意的村民,知道哪个村有年轻后生、哪个村有年轻姑娘,就把大梅沙村的莫英介绍给吴亚九,两人成了亲。

70年代末,在镇里支持下,渔业队贷款从蛇口船厂买了两艘大的捕鱼船,有了大的渔船,渔民们便组织往更远的地方捕鱼。因为一条渔船上需要20多个人,两艘船基本上村里的年轻人就都可以上了。有经验的人当船长,出远海一般是到汕尾那边的海域,因为那边是广东的传统渔场,鱼的种类比较多。一般是过了农历正月十五就出海,一直要过了端午节后才回来,在海上一漂就是几个月,打的鱼就在当地卖了。船大网也深,像蓝园参(池鱼)、海鲶(赤鱼)、竹夹鱼、鲇鱼、大眼鲷 (目鲢)、大甲参、石斑、龙虾、膏蟹、鲍鱼等一些名贵鱼种都能打到,所以收入也增长很快。没两年,就赚了不少钱,镇里就统筹盖起了渔民新村。“现在住的房子就是当时盖的。世代打鱼的渔民终于有了像样的家。”(记者 贾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