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中英街影院曾经很红火 知名歌舞团都来演出过

发布时间:2017-11-28来源:深圳商报编辑:陈琳君

    深圳新闻网讯  “机遇这个东西,好像有,又好像没有,抓住了就是有,没抓住就是没有,过去电视上报纸上总是说中英街多旺多旺,每天有十万八万人来购物,中英街里面的居民都做生意发了财,其实不是这样的。你看看中英街里、沙栏吓村里,哪有几个多豪华的房子?村民们住的都是普通的房子。”在沙栏吓村跟80岁的何丁娇聊天时,她的一番话倒是引起了记者的沉思。

何丁娇说的没错,沙栏吓村村民房子大都是两层、三层的灰色小楼,基本上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建的。

“中英街当年的兴旺,赚钱的基本上都是香港一侧有店铺的香港老板,他们从香港进货,在中英街卖,中英街里居住的居民,有的是到香港打工,或者在这边弄些菜到香港的集市上卖,赚的都是辛苦钱。没人在中英街兴旺的大潮中做什么大生意的。”何丁娇说,“看着中英街是个金窝窝,确实没多少村民淘到什么金,连村里股份公司也没什么钱,过年的分红都不多,根本没法跟罗湖、福田的一些村子比,说起来你们听着觉得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就是这样。所以现在说抢抓机遇,很有道理,机遇只有抢到了,才能转化为对生活的改善,有没有这个意识、胆魄去抓机遇,都是很重要的。”

何丁娇说,她是盐田二村人,当年丈夫在沙头墟工作时认识的,嫁到了沙栏吓村。说起记忆中深刻的事儿,她说一个是戏院建成时好热闹,一个是看香港的一架直升机降落在他们家门口,又好奇又紧张。

何丁娇说,中英街里原来有个电影院,比较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偷渡潮比较严重,政府为了教育广大群众,1972年,由广东省、惠阳地区、宝安县三级政府拨款共10万元建成了沙头角镇戏院,戏院很大,有1000多平方米,也能坐1000多人,戏院投入使用后,边界两边居民都在此看电影、看戏,非常热闹。改革开放后,好像戏院还跟港商合资,能经常放映一些内容健康的香港影片,还能放映进口的外国电影。居民们都很喜欢。可能是中英街特殊的地理位置,像当时很红的东方歌舞团、总政歌舞团、中央乐团等,好多知名歌舞团都在这里演出过,一些当时的电影明星像张瑜、龚雪、达式常也都来演出过。当年的戏院非常红火。“不过,柴烧之后便是灰,现在已经被拆掉了。”

在何丁娇的记忆中,改革开放前,中英街里没什么商业,店铺十个指头都能数出来,基本上都在五号界碑和那棵古榕树周围,一个是果菜店,罗九就住在那个店的楼上;一个是水产店,卖海鲜、咸鱼还有渔网之类的,水产店后面有个加工厂和一个盐库,工人把收来的鲜鱼做成咸鱼,大部分都运到外地了;还有个理发店,老沙还在理发店里干过;还有个卖瓷器盘碗的散货店;还有一个沙头角综合公司开的店。

说起中英街里突然来的一架直升机,何丁娇呵呵地笑着,“当时是一大早,有很大的雾气,就听见轰隆轰隆的声音从天上传来,就在我家门口不远处,当看到是一架飞机时,我开始以为是打仗了,就让小孩子爬到床底下别出来,后来听到民兵和解放军的喊声,才敢出来看。看到解放军和民兵都端着枪,两个飞机驾驶员举着手,做出投降的样子,从驾驶舱里出来,被民兵和解放军押到排部去了。其实那个直升飞机不大,驾驶员也没带武器,飞机上也没有枪炮之类的武器。”后来才知道,是香港的飞行服务队的民用飞机,本来是要降在沙头角的香港那侧,因为雾大看不清降落地点才误降在中英街这边的。

何丁娇说,当年沙栏吓村村民,被分成两个生产大队,一个是农业队、一个是渔业队。渔业队就是出海打鱼。农业队,就是种庄稼,地就在现在东和公园西边一带。主要种的是稻谷,农忙时每天要在田里干十个小时左右,“基本上都是妇女干活,男人只有三四个干,我呢主要是赶水牛犁地,其他女的插秧,当年田也不肥,一亩地能打三四百斤稻谷。”记者 贾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