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服务内涵 盐田实现文体事业快速发展持续繁荣

发布时间:2018-12-29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陈琳君

●积极创建文明城市

文明达人引领时代风采

盐田区作为深圳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的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在此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战队赛”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也历来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在盐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中,一批又一批“文明达人”涌现出来,成为盐田区一座座亮丽的丰碑。据悉,早在2013年3月,深圳市盐田区启动了“说到,做到,文明达人驾到”活动(简称“文明达人”活动),该活动由倡议书签名留言、文明微行动、季度推选“文明使者”、年度评选“文明达人”四大板块组成,参与文明微行动的志愿者人数达1400人,其中注册志愿者300人。

近期,盐田区出台了《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提出了7个方面22项工作任务。为了助推这一行动,今年10月,在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盐田区公布了2017年“文明达人”“文明司机”和“文明微行动突出贡献奖”的获奖者。刁兴宇、邓云泉、张利纳、杨闻博等10位市民被评为2017年度盐田区“文明达人”;兰发才、刘绍峰、张勇、李小毛等10位司机被评为2017年度盐田区“文明司机”;李广慧、刘雪霞、刘晓红、熊小云等4名市民荣获2017年度盐田区“文明微行动突出贡献奖”。

各位达人均“身怀绝技”。其中,荣获年度“文明达人”的刁兴宇,今年刚满16岁,已经有12年的义工经历,至今他的志愿服务时间达2000多小时;获得年度“文明司机”的廖小东,在盐田港口汽车运输行业从业17年,仅近三年,就创下了安全行车50多万公里的纪录;获得突出贡献奖的李广慧,她以公益互助、关爱弱势群体、扶残济困为宗旨,2014年至今,她已参与及组织的公益活动达400余场,其中2017年度组织“文明微行动”达96场……

根据《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盐田区将坚持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导向,结合盐田实际,通过三年扎实有效的创建工作,使共同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行为准则;市民的思想素养、道德素养、法治素养、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健康素养明显提升,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城区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市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至2020年,努力实现全区公共文明指数达到90分以上,“两区两城”目标基本实现,“美好城区”建设成效显著,助力深圳高水平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在这一过程中,毫无疑问,无数“文明达人”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事实上,盐田区已经号召全区上下在新起点上续写盐田的文明荣光,为深圳市争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盐田区如何提升市民文体设施“获得感”?

截至2018年,盐田区公益性文化场馆100%免费向社会开放,区级公共体育场馆全面实现上午免费对市民开放,4个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9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挂牌……如此,盐田区逐步构建起“区级-街道-社区”全面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辖区居民成为公共文化的享有者、参与者、建设者。

作为改革开放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前沿,深圳素以多样化的人口构成闻名,五湖四海的人群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属,这也对盐田区文体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因人而异”,提供不同文化套餐?据悉,盐田区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了不同的文体活动服务品牌,让每类人群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

例如,针对白领人群,盐田区开展了阅读沙龙——“山川上的中国”,“一本书一座城:一带一路文学之旅”为主题走读盐田活动,开展“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寻找最美阅读声活动,提供盐田交响乐团、“海之声”合唱团、“海之声”童声合唱团等精品演出,满足“阳春白雪”的文化需求。

针对青少年学生,盐田区持续多年开展“送戏曲进校园、送读书进校园、送体育进校园”等活动,其中“乐艺学堂”少儿培训、儿童早期阅读素养启蒙活动进幼儿园、“小桔灯”童读中华、名师解读经典进小学等多项活动,让中小学学生有效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青少年的文化素养。

针对社区居民,盐田区在2018年继续举办文化惠民精品演出季、周末广场音乐会,开展“文化贴心人”公益培训、老年大学合唱培训等,又深入开展全民健身项目,街道社区群体活动形成“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让老年人充分“老有所乐”。

而针对来盐建设者,盐田区则连续举办“来深青工才艺大赛”、“来深青工知识竞赛”、“来深青工趣味运动会”和辖区企业专场文化活动,还将“公益电影民心卡”列入辖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让来盐建设者可以在家门口花“五元进影城看大片、看新片”。

据统计,盐田区每年组织各类演出、培训、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约1600场次,每年举办区、街道、社区及各类人群体育赛事活动100多场;超过20万人次辖区群众参与各项文体活动和公益培训,丰富了来盐建设者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家园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