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有一群极限运动爱好者 到中央公园领略震撼表演

发布时间:2017-04-25来源:深圳商报编辑:邓雪婷

深圳新闻网盐田讯 滑行在长板上表演花式舞蹈、踩着双翘板腾空跃起在空中360度旋转……周末,在中央公园,你可以领略到极限运动带来的震撼表演。

今年14岁的Justin Huang,在盐田区外国语学校上初一,去年暑假他到澳大利亚度假时接触了滑雪,回到深圳时没有滑雪的场地,他便从同学那里了解到滑板,开始尝试滑板。起初,Justin自己在网上搜教学视频练习,两个多月的时候,他在壹海城认识了一群玩滑板的伙伴,便跟着他们学习。“当时我的技术是最差的,后面跟他们学各种动作,现在我的水平可以达到中级了。”Justin玩的是双翘板,他向记者回忆道,刚开始学习滑板的入门动作时,陷入了玩滑板的瓶颈期,“一个刮板动作反复练习了三个月,每天坚持练习,但就是没成功,你看它玩起来很简单,但特别考验你的耐心。”

极限运动的眼球吸引度高。

Justin是一名运动健将,擅长长跑、跳绳、游泳、骑马、滑雪等各种运动,他读小学时,长跑成绩在学校都是数一数二,跳绳更是盐田区各种体育比赛的一二名,各种花式泳姿都不在话下,但是相对于其他运动,他更喜欢极限运动,“极限运动更具有挑战性,它的成功与失败就在一瞬间,有些人玩极限运动是为了耍帅,我玩极限运动是真正发自心底的喜欢。”Justin跟伙伴们学会了七种“手抓板”的动作,接下来,他要坚持练习尖翻和跟翻,不断挑战自己,迈向更高的级别和水平。

80后女孩张盈盈,是周大福的一名员工,从事高端客户管理,她热爱跳舞,也热衷于滑雪、滑翔伞等极限运动。去年4月份,她偶然看到一段韩国“滑板女神”高孝周玩长板的视频,当时她就惊呼,“滑板这么硬朗的东西,也可以玩出这么优雅的舞姿。”5月份时她去了一趟西藏,在一家民宿,她看到老板放在店里的滑板,就跟老板借来玩,没想到在篮球场玩了两个小时,完全就着了迷,从西藏回来后就买了一块滑板,滑板店的老板还热心介绍了两位在沙头角玩长板的高手,张盈盈主动加了他们的微信,希望组建一个盐田滑板圈。刚开始接触长板运动的半年时间里,张盈盈每天下班后都来壹海城练习玩耍,频繁的运动也让她的身体出现负荷,“手脚受很多伤,有一段时间膝盖很痛,去看医生,医生说膝盖有了积液,现在就玩比较平缓飘逸的动作。”

“长板容易入门,而且长板的轮子比较大,有减压性,碰到一些坎,滑过去也不会摔跤,像双翘板,只要有一点点小沙子,就容易摔跤。”相对于玩双翘板,张盈盈认为长板危险性低也比较优雅,随风摆动,像跳舞一般,公司很多同事,都被她带进了长板的世界。她的长板圈子也从刚开始的3人到将近20人,在这个群里还有一对因为玩滑板走在一起的情侣,被大家封为“神板侠侣”。“喜欢加上坚持,是玩极限运动必须具备的,有些人刚开始有热情,但是后面都没有坚持下来,能坚持下来的不多,只有十几个。”张盈盈说,玩极限运动最考验人的是勇气、耐心和好奇心,要不断深入探索不同的招式跟变化,像一个很简单的摇摆动作,她从去年5月份练习到现在,身体还是会左右摇晃不能完全直线型。“你要有好奇心去发现,原来把板压低一点做出的线条会这么漂亮。”

90后男孩冼炜乐,家住鹏湾一村,从事保险行业,玩的极限运动则是剑球和BMX自行车越野,海豚跳、前轮180度转体,冼炜乐骑着小轮车在空中一跃而起“跨栏”的帅气身姿让不少围观的群众尖叫连连。5年前,冼炜乐还在深职院读书时,就喜欢上自行车越野,为了练好各种花式跳跃,受伤、摔倒成了常事,让他记忆深刻的一次是整个人摔出了轻微脑震荡,当时他在练习前轮180度旋转,由于路面湿滑,滑倒后整个后脑勺直接着地。“你看看我双手都是伤疤,已经数不清受了多少次伤了。玩极限运动要先学会怎么摔,因为动作一失败,为了保人身安全,只能先把工具摔了。”冼炜乐说,玩极限运动的圈子是一个小众群体,很多人不理解也不支持,在盐田玩的人更少,只有十几个。

今年30多岁的钟燕辉,从1999年开始就玩单排轮滑,当时他和另外两位轮滑爱好者组成极限运动“三剑客”,在1999年举行的全国极限运动轮滑组比赛中,包揽了前三名。钟燕辉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极限运动进入中国,到90年代末才进入深圳,他是当时深圳第二批接触极限运动的学生。在盐田,玩极限运动非常受场地限制,从2014年开始,盐田玩极限运动的人才慢慢多起来,壹海城没有建成时,几乎没有人玩滑板。

“玩极限运动的人,都有一个精神理念,一次成功不代表永远成功,永远在摔爬滚打中成长。”钟燕辉说,极限运动的观赏性强,眼球吸引度高,它的生命也正在于此。虽然现在很多家长慢慢理解和支持孩子玩,但是极限运动存在一个接班人问题,玩极限运动的多数是学生,这些学生上高中之后,因为学业、工作、成家立业等“硬伤”,慢慢接触就少了。(实习记者 许桂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