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文博会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分会场开幕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郑创彬 陈蓉)沙滩、游艇、摩托艇;古船、古海、古港图……这不是在拍摄影视穿越剧,而是第十三届文博会盐田分会场的真实场景。作为盐田区第十三届文博会两个分会场之一,也是全市首个以“海洋”为主题的分会场,5月12日上午,第十三届文博会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分会场正式开幕。盐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秀出席了开幕仪式。
港内游艇
第十三届文博会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分会场开幕
据了解,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分会场是今年盐田区新设的分会场,也是全市唯一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文博会分会场。本届文博会期间,分会场把活动聚焦在“文化+体育+旅游+生态”之上,举办“一带一路”中国古船古港图画展、梅沙国际珊瑚节、亚洲潜水联合峰会、国际船艇及水上运动设备展、海上自然风光游览等一系列海洋文化活动,着力打造一个功能全面的文博会海洋分会场,向市民展示全新的海洋文化生活,体现盐田区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区的特色。
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企业文化培训基地揭牌
开幕式上,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与东方盛世游艇俱乐部、澳联(深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莱仕力智能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分别进行了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企业文化培训基地、盐田区图书馆海艺园分馆揭牌,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被授予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单位。
以海洋为载体
创建“文化+体育+旅游+生态”的盐田模式
盐田区文体局负责人谢向东在启动仪式上表示,盐田区风光隽美、山海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近年来,盐田区委区政府抓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的有利时机,利用盐田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和生态环境,配合大、小梅沙已有的现代化、国际化整体升级改造规划,创建“文化+体育+旅游+生态”综合业态的盐田模式。以海洋为载体,以竞技、休闲、娱乐、探险、旅游为主要形式,同时不断引入世界杯国标舞、中国摩托艇公开赛等各种国际高端赛事和会展,积极开展珊瑚种植海洋保护等公益活动,力争打造全国首个水上(海上)国民运动休闲中心。“大梅沙水上运动中心借助文博会的舞台,通过产业互动和模式创新,助推盐田供给侧改革,成为引领盐田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第十三届文博会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分会场开幕
第十三届中国(深圳)文博会期间,作为分会场的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以“海洋文化”为主题打造了5个功能分区,分别展示了全新的海洋文化及生活。记者获悉,本届分会场有知名游艇厂家、水上运动器材商及海洋文化相关的企业参展,港池有内近一百五十多艘游艇提供观赏,全新的海艺园展出了盐田区图书馆的珍藏海图,在水上运动训练中心沙滩还可进行水上运动项目的咨询与体验。展会的专业性、国际性更强,亮点更多,现场活动精彩纷呈。
在大梅沙海滨公园帆板帆船训练基地,乘风破浪驾驶帆板的健儿们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据翠园中学初中部帆船帆板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帆船帆板队成立于2015年5月,采取“四级联办、梯次培养、系统训练”的方式,主要吸纳初中学生,已注册队员50人。该帆船帆班队先后参加了深圳市体彩杯帆船帆板比赛、深圳市大梅沙杯帆船帆板比赛、深港澳帆船帆板精英赛以及代表罗湖区参加深圳市运动会帆船帆板比赛等,共获得金牌11块、银牌6块、铜牌7块。2015年、2016年,帆船帆板拓展课两次被评为深圳市“帆船帆板好课程”。
健儿们进行帆板训练
健儿们进行帆板训练
“没玩帆板之前,我家小孩周末都在玩游戏,损伤视力不说,还影响骨骼发育。玩帆板之后,小孩就是黑了点,但是身体更强健了,学习成绩还上升了。”帆船帆班队学生家长王女士非常推崇帆板运动,希望多多推广这种运动,让更多孩子参与进来。
Gustbay ISUP充气站立式桨板
“这是我们公司的研发的Gustbay ISUP充气站立式桨板,除了具备市面上其它产品的功能外,它还可装配风帆航行。”极端水上运动制品有限公司网络销售经理陈丽锋说,SUP(Stand Up Paddle)站立式桨板是近几年新兴的水上运动,它不但适合不同年龄的人在不同水域使用,而且可作为多项水上运动的辅助工具,如冲浪、水上巡游、水上瑜伽、湖泊垂钓、沼泽探险等。该公司研发的Gustbay ISUP充气站立式桨板也是其中一种,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除了可装配风帆航行之外,这款长约3米宽约0.7米的Gustbay ISUP充气站立式桨板最大的特色就是,放气后可折叠起来放进背包或拉捍袋,非常方便易携。
“一带一路”中国古船古港图画展首次进文博会
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分会场系列活动精彩纷呈。由深圳市盐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主办,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承办、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协办的“一带一路”中国古船古港图画展正式启幕。盐田区图书馆的海艺园分馆在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也正式成立。
中国古船古港图画展
据悉,这是盐田区图书馆策划的海洋文化展览首次走进深圳文博会。本次展览展出了盐田区图书馆海图专家、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几年来通过跨洋考察、在海内外专家帮助下得到一些古船画文件副本中的三组作品:《唐船之图》、《晚清古船册页》和《晚清古港图》。
放鸭船
“《唐船之图》系列来自日本长崎平户的松浦史料馆,是日本艺术家为中国商船所做的十二幅彩色图绘,相当于古代的造船施工图,画工非常精细。画中船分别以其出发母港或建造地命名,如宁波船、南京船、厦门船、福州船、台湾船、广东船等。”“这是广东红头船,船头的眼睛向上看就代表这是一只远洋船,眼睛向下看就是打渔船。”“这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收货验货的船。”……深圳晚报副总编辑梁二平将古图的故事娓娓道来,引得众人喝彩。
广东红头船
《晚清古船册页》和《晚清古港图》。来自荷兰鹿特丹海事博物馆。《晚清古船册页》展现多为珠江口船舶与水上人家,为市民提供了一幅珠江口的清明上河图;《晚清古港图》又将把你带回遥远的晚清时期,港口画面中的西洋船、中国船和熙来攘往的人流,虽带给人静谧祥和的感觉,但背后的看不见的硝烟。
中国古船古港图画展
盐田区图书馆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航海实践中开辟的一条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航道。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能力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东方的造船大国和海洋贸易的重要码头。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对世界航海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明清时期的造船技艺达到绝佳造诣。清代以来,东西洋画家对中国古船产生了浓厚兴趣,留下了一些难得的古船图画,但它们多被海外博物馆收藏。
盐田区文体局负责人表示,古船古港图画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珍贵文化遗存;画作不仅再现了先民的航海旧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古代图景,而且体现出外国学者、艺术家们热爱中华传统帆船的文化情结。同时,也为我们树立中国人的海洋文化自信提供了鲜活样本,鼓舞我们更好地为实现“一带一路”的伟大愿景而锐意进取,再创辉煌。
第十三届文博会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分会场开幕
第十三届文博会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分会场开幕
第十三届文博会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分会场开幕
第十三届文博会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分会场开幕
第十三届文博会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分会场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