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环保可获碳币兑换商品
在盐田,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习惯将一周积攒的可回收垃圾暂存于家中,等到每周六社区“资源回收日”这天再集中分类投放以换取碳币。这个习惯的养成,得益于盐田区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的设立。
去年初,盐田区以区委、区政府1号文的形式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决定》,提出未来五年要率先建成在全国有引领作用的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此,盐田区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以碳币信用体系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全民行动计划,以家庭、学校、企业和社区为基础单元,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文明碳币体系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全社会参与的更高层面。“盐田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做出像公共自行车一样普惠百姓的福祉,让全区人民参与进来”,盐田区委书记杜玲表示。
借鉴碳排放交易理念,盐田区探索制订了碳币信用体系及实施细则,建立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开辟企业碳币服务板块,对个人、社区、家庭、学校和企业组织开展的具体生态文明建设行为进行碳币结算,以倡导绿色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全面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水平,打造“人人参与、人人行动、人人享有”的生态文明新格局。
去年9月份,盐田区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建立了平台微信公众号、手机A PP以及网站,形成以手机为主,网站为辅的公众服务平台。系统包括8个功能模块,分别是“用户注册”、“碳币获取”、“碳币激励”、“信息发布”、“碳币排行榜”、“生态文明联盟”、“生活服务”和“经验交流”。
租乘公共自行车、分类丢弃垃圾、节约用水用电、参加生态文明公益活动、参加绿色生活线上答题……在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上,盐田市民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获得碳币,进而兑换商品优惠、景区门票、手机话费等。盐田区还充分依托系统平台,积极组织开展低碳生态环保活动。目前,每个星期在平台上都有5到10场活动的发布及总结资讯。
碳币服务平台还整合联接了盐田区环保水务局的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城管局的垃圾分类系统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完成市燃气集团相关系统的数据交换专线建设,系统通过数据库获取用户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并按一定的规则奖励用户相应数量的“碳币”。
据统计,自去年9月28日上线运行以来,盐田区碳币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总数超4万人,共组织发起160场生态文明活动,累计发送碳币1858万。“碳币服务平台的建立不仅让人们的绿色低碳行为有了量化标准,还让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通市民更具获得感,以正面激励的方式让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盐田区环保水务局生态办主任许杰忠表示。
为进一步丰富生态文明活动和生活服务内容,盐田区正开展碳币系统二期建设,组建基金会理事会,进一步完善系统建设。盐田还将创新开展碳交易盐田板块研究工作,加大与深圳市碳排放交易所合作力度,开辟碳交易盐田板块,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活跃国内碳交易市场,以“小碳币”带动“大减排”,同时加强与公交集团、电力集团、水务集团等合作,实现用户数据引流和共享互通。
以深圳创建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契机,盐田将加快编制完成《中国盐田可持续发展国际指标体系与战略发展报告》,与联合国环境署开展紧密国际合作,创建我国首个区级“SU C可持续发展国际示范区”,为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文:叶淑萍 欧阳洪
盐田生态成绩单:
2013年至2016年,盐田环境空气优良率由92.9%上升至98.6%,PM2.5年均值由36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2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优于欧盟标准;在全市唯一实现河流、近岸海域、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率先实现省级宜居社区全覆盖;率先实现公共餐饮垃圾资源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有害垃圾安全处理率3个100%;荣获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五连冠”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