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其中,加强公众参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障,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全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为前提,而获取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公众社会调查。因此,我们通过社会调查,分析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我们要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贵在行动,成在坚持,需要你我共建,生态环境部确定“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今年环境日主题,就是力求促进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事务,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良好氛围。
社会调查是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只有倾听民声、汇集民智、接受民愿、顺应民意,让公众以主人翁姿态在各个环节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群众性力量和政府主导性作用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才能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为了激发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了解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先后在2013年、2016年组织了两次全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调查,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调整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一、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
1.生态文明宣传城市倾向性明显,农民参与途径仍显不足
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宣教工作也基本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的格局,即以城市为阵地,宣教内容以城市生活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广大农村居民的宣教工作。从被调查者地区分布来看,农村居民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晓度、认知度和践行度均明显低于城市居民。
在获取生态环保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上,大部分农民是通过电视/广播,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现代化手段的不足五成,被动接受大众传媒的环保宣传成为农民获取生态文明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相比城市众多的环保社团、活跃的NGO组织频繁的环保宣传活动,农村的环保宣传形式较为单一,活动比较缺乏,多数参与都流于形式或处于较浅层次。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多项调查表明,农村居民对农村环境污染、土壤污染、饮用水污染的严重性判断的比例均高于城市居民,很多的城市居民并不了解农村实际的生态环境状况。而城市居民司空见惯的垃圾分类、自备环保购物袋、双面打印、随手关闭水龙头等环保宣传也是以城市生活为着眼点,缺乏适合农村生活的宣教内容,农民也缺少接触环境宣传教育的机会。
2.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区域不平衡仍然存在
总体而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尚属于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程度、公民素质、环境宣传教育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发展的程度。东部地区知晓度、践行度要比中西部高,而认同度反倒不如中西部,这也符合心理学特征和环境经济的倒U型发展规律。关于生态文明的科普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也更多的侧重在东部地区,在西部地区相对较小。
调查发现,影响生态文明意识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城乡等。从年龄来说,年轻人的认知度、认同度和践行度普遍都较高,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60岁以上的老年人,认知度不高,但是认同度和践行度都较高。从文化程度来说,高学历人群的知行存在较大反差,知晓度高、践行度低。从职业来说,环保工作者、公务员等公职人员的生态文明意识较高,而个体经营者、普通职员的生态文明意识较低。从城乡差异来看,城市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高于农民。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表现出了城乡差异。在城市,人、财、物的投入要比农村高,设施建设、制度保障等比较到位,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对农村地区,重视程度不够,人、财、物的投入远不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缺乏针对农民生活的宣教内容和宣教方式,在很多农村地区几乎是空白,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水、气、土的污染相当严重。
3.公众对政府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依赖性仍然明显
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中国环境保护工作,一直是由政府主导并推动的。40多年来,这种政府主导型的环境保护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公众对政府的依赖。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缺乏责任意识终究会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调查表明,7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对环境质量改善与“美丽中国”建设负主要责任。这就要求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在继续强化政府责任的同时,应侧重加强公民参与性建设,强化公众参与,倡导全社会群策群力,共同行动,积极参与到改善水环境质量,全力打好补齐生态环保短板攻坚战的行动中来。
4.实用而长效的生态文明宣教机制仍然薄弱
公众生态环保知识缺乏,参与度低、践行力度差的原因之一就是现阶段我国缺乏先进、规范、实用、长效的生态文明宣传机制。
目前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大多具有应急性、临时性的特点,在问题或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才想到向社会开展相关宣传,媒体也才通过各种手段大量报道。实际上,这种应急性的环境教育并不利于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特别是当前累积性环境风险趋势逐渐加强的背景下,先进、规范、长效的生态文明宣教机制的缺失正是导致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重要诱因。
二、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程度以及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表现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宣教的深度和广度。有效的环境宣传教育是生态文明政策顺利实施和环境质量改善工作广泛开展的前提,使得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由被动、自发变为自觉行动,这远超出任何事后治理的项目所能产生的环境效益,为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建立长期性和常态性的宣传机制,突出动态需求和实效办法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政府主导性明显,最终导致公众在环境保护中产生“政府依赖性”,不利于调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质量改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应当采取“自下而上压力模式”。推动公众参与,逐步将“自上而下管理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压力模式”,培养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中的责任意识。
生态文明意识宣传教育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要建立常态化、长期化机制,推动宣教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跟踪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动态变化,实时掌握公众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感知度、关注度、满意度状况,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思路、方式方法等,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建立全国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网络、平台,定期组织全国性相关调查、专项调查或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特定人群的生态文明意识调查,以及公众沟通成效的评估,掌握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最新需求等。依托专业的调查机构、环保NGO、研究机构及时发布调查成果。
2.改变传统以城市为中心的宣传方式,突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
改变传统以城市、城市居民、城市内容为宣教重点的宣传方式,加强对农村地区、农民、农村环境的宣传。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生活的宣教内容和形式。通过“环保科普知识下乡”宣传队、现场环境咨询等面对面交流形式,文艺表演、有奖问答等互动形式,以生活化内容、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广大农民开展生态环保宣教活动。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公众,在宣教内容、形式上要有所差异,投其所好。对于老年人、农村居民,侧重采用传统的电视、广播、宣传栏等;对于年轻人,特别是80后、90后,多运用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等。
3.提升农村科普的宣传能力,突出组织建设和队伍扶持
要精心培育和大力扶持、引导各类农村环保NGO,真正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政策、培训和工作开展等方面,给他们提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空间,每年在适当时机召开农村环保NGO和志愿者表彰奖励大会,广泛宣传他们的业绩,扩大影响力和吸引力。
调查中发现,虽然目前农村环保NGO的数量很少,但他们做了一定的工作,深受农民的欢迎,但由于规模小,带动性不强,没有统一的管理和引导,专职科普工作人员数量更少,影响力不大,所以要加强对农村环保组织开展环境宣教活动的支持和引导。
4.支持引导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突出民间环保组织的力量
激发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和参与的热情,是对政府引导行为的有力补充,也是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推进,“自上而下”的宣教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这种模式下,政府要承担改善环境质量的几乎全部职责,既是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又是执行、监督、管理者,同时还是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责任者。难以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抽身,导致政府在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公众参与方面的作用降低。
当今社会,民间环保组织以其广泛的社会基础、所代表的强大的民众力量已逐渐从“幕后”走到“前台”,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大力发展壮大民间环保NGO的力量,改善民间环保NGO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NGO积极有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使其健康有序发展,让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真正根植于民间。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思路,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指引了方向。公众参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障,正在发挥着积极而深远的作用。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有必要时时掌握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和趋势,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拓宽渠道,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本文由环境科学传播途径及其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应急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调查评价方法及试点研究”课题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