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孙霄讲中英街往事

发布时间:2017-07-04来源:深圳商报编辑:陈琳君

    深圳新闻网讯  中英街,这条位于沙头角镇(今盐田区)的一条小街,仅有250米长,三四米宽,却浓缩了中国百年来的荣辱变迁。

深圳历史学者孙霄的新著《中英街往事》即将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之际,作者接受了深圳商报记者的专访。

孙霄说,世界上曾有4条分隔线,它们是德国的柏林墙、朝鲜的三八线、越南的贤良桥和中国的中英街,唯独中英街,经过100多年的变迁和发展,已从单纯的军事分割线转化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这就是中英街的意义,也应该是我们解读中英街的视角。

《中英街往事》是在2008年版《中英街的形成与变迁》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的,它不仅是对中英街历史的回顾,也是作者对创办中英街博物馆经过的回忆与感慨。让我们跟着孙霄和这本书,一起重温小街沧桑,体验客家风情,聆听渔歌唱晚,回忆“购物天堂”,感悟家国情怀。


沙头角与东和墟

在英国人强占香港岛之前,沙头角是广州府新安县六都辖下的一个乡,位于梧桐山下,大鹏湾畔,这里有一个天然渔港,附近共有56个村庄。沙头角地区主要分布着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民系和水上人家疍家居民,在大鹏湾形成了一个多民系、多风俗的聚集区。据传新安县有一官吏清晨来此视察,目睹日月同辉的壮丽景观,脱口吟出“日出沙头,月悬海角”的诗句,沙头角地名遂由此而来。

沙头角原无墟市,乡民们需要翻山越岭赶往深圳墟交易,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大约在清道光十年(1830年),当地乡绅倡议在沙头角建立墟市,为此各乡村成立了十个墟市联盟,称为“十约”,它是伴随着人口数量的逐步增加和村庄的形成而建立的乡村联盟组织。香港北区区议会出版的《北区风物志》记载:“沙头角‘十约’成立于‘东和墟’开墟之时。”而研究者认为东和墟兴建的时间在1820—1830年之间。墟市建立和“十约”几乎是在同一时间。

孙霄介绍,清康熙、嘉庆《新安县志》均未录入“沙头角”及“东和墟”,幸运的是,在该地传教的瑞士巴色会传教士韦永福牧师撰写了《1853年之东和墟》一文,文中描述:“东和是一个重要的墟市,人们主要在那儿从事贸易。这是一个新建的墟市,并且生意繁荣……”

大约从1853年开始,东和墟的店铺就开始向横头街一带转移,到1925年,大部分店铺已经完成了向横头街的转移,个别店铺还转移到新界沙头角的菜园角。横头街靠近后来的中英街,店铺的转移其实就是镇内经济中心的移动,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一度促进了中英街的兴旺和发展。

中英勘界与界碑

东和墟设立未久,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次年1月25日,英国军队从香港岛登陆并宣布占领该岛。1842年8月26日,在“皋华丽”号旗舰上,英国与清政府代表签订了《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英国以《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半岛。中英街则是1898年中英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产物。根据《专条》,英国从中国租借975.1平方公里土地,比原来香港行政区陆地面积扩大11倍,水域则较前扩大40至50倍。这些被英国租借的土地,后来被称为“新界”。虽然名为“租借”,但后来租金问题并未落实。港英代表、辅政司骆克甚至在报告中建议“应将深圳包括在租借地内”。

1899年3月16日,根据《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英两国勘界代表:广东补用道王存善和香港辅政司骆克来到沙头角勘界,这次勘界称为陆地勘界,于3月18日结束。现存一张关于中英沙头角勘界最具历史价值的经典照片,就是当时拍摄的,地点在中英街一号界碑处,画面中有骆克和王存善等人。骆克手扶界桩,趾高气扬,仿佛已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王存善却低垂着脑袋,似乎在沉思,似乎担心自己会和李中堂李鸿章一样变成历史的罪人。而围观的当地百姓脸上显出的是无奈甚至麻木。从照片可以看出,当时所置为木质界桩,界桩上书写着“大清国新安县界”字样。

孙霄介绍,目前保存在中英街的界碑共有8块,这些石质界碑以中英文字阴刻于界碑两侧:中英地界,1898,光绪二十四年,第×号,英文字朝向香港,中文字朝向深圳,其中1—2号为1905年所竖,3—8号为1948年重竖。据孙霄考证,这一批界碑总共应有13块。

2010年,深圳西涌大鹿湾黑岩角山谷下的沙滩上发现了一块界碑,碑上刻有三面文字,两面为英文,一面为中文,内容为“此界碑安放在美士湾之东岸地嘴”等,时间为1902年,美士湾是英国人对大鹏湾的称呼。孙霄告诉记者,新界勘界分为陆地与海域两次,1902年,英国海军单方采取行动,由少校力奇率领军舰“荆棘”号,选择3个地点竖立海域界碑。其中东面的界碑竖立在大鹿湾新界边界,而在香港大屿山则有两块,被称为“屿南界碑”和“屿北界碑”。孙霄说,此事当时并未知会中方,更没有中方官员参加。


中英街的形成

孙霄对中英街的百年历史感触尤深。他说,谁也没有料到,在勘划的沙头角陆地边境上,后来竟形成了一条由中英两国分治长达百年之久的“中英街”。

“中英街”是居住在英界一侧的华人最早叫起来的,意思是“中国人居住在被英国管辖的街道”。1905年,港英政府工务局在中英街竖立永久性麻石界碑,界碑对街名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但当时华界不承认此名,他们把小街华界一侧叫“中兴街”,有“期待中国兴旺”的含意。那时,邮差送信,华界居民的信件被送到“中兴街”,英界居民的信被送到“中英街”。中英街形成后,长期保持“一街两名”的状况,是与“一街两国分治”相适应的——港英政府管辖“中英街”,而中国政府管辖“中兴街”。

中英竖立的第一根界桩位于今天沙栏吓村东南方靠海处。界桩沿线原是墟市边的一条小河,后因河水改道而成为荒坝水潭,河床逐日被人们填埋,形成一条小路,称为鸬鹚径,两旁或成为菜地,或建上小屋。这条河从鸿福桥桥头约30米处拐弯,流经新界店铺及一些房基下面,再到海山酒楼处拐弯,从沙栏吓村西侧的河道流入大海。

中英勘界后,鸬鹚径不再被认为是偏僻的地方,两边乡民往来逐日频繁,英界居民或来华界挑水,或参加农历三月廿三日天后宝诞庆典。虽然家住界碑两侧,但他们仍是同根、同源的乡亲。

大约在1918年,有人在六号界碑附近的菜地上盖了几间房屋,随后有人在旁边造房开铺。1920年,五号界碑附近东源泰杂货、东和隆米店和另一间药店同时开张。1920—1935年,有人在这里建造了船厂、住家和杂货批发店。船厂迁走后,开了一间小食店,它是海山酒楼的前身。1930年,新界禾坑村人李新昶从四号界碑旁的榕树开始至五号界碑处,建了一排两层高的骑楼,骑楼具有南洋的建筑风格。此后,店面越来越多,中英街也日趋繁华。

1951年,粤港双方几乎同时把深港沿线设为“边防禁区”,中英街作为边防禁区的管理从此开始。

跟中英街结缘

孙霄与中英街结缘,源于他的博物馆情结。孙霄早年曾在陕西西安半坡博物馆工作,1985年,他入读中国人民大学文博班,受到正规的历史及博物馆学训练,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设计一所博物馆。他的这个梦想最终在中英街实现了。

1990年,孙霄从半坡博物馆调来深圳市文委(文化局前身)工作,1992年,孙霄第一次去中英街,因为那里有一家电影院和一家新华书店,由他所在单位对口管理。1995年,孙霄再次去中英街,那时他调到市文管办,沙头角镇投资30万元成立了中英街历史纪念馆,免费开放,有一个讲解员,地方很简陋,利用沙头角文化站办公室腾出三间房,举办简单的图片展览,邀请有关博物馆专家前往指导。中英街游客如潮,他们对这个简单的展览很感兴趣,充满热情。

中英街历史纪念馆3年间接待了11万观众,沙头角镇领导觉得需要一个更大更完备的博物馆,这项工作是由当时刚刚成立的盐田区完成的。1998年3月30日,盐田区挂牌。7月中旬,孙霄随市文管办黄中和主任去盐田区调研,黄主任向盐田区文化局领导推荐并介绍了孙霄,不久,孙霄从市文管办借调盐田区文化局,负责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筹备工作。

1999年5月1日,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整个筹备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孙霄记得很清楚,那天正好遇上台风,但开馆仪式并未受到影响。参加开馆仪式的省市领导认为,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是南粤大地文博领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盐田新区投资建设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标志着该区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记者 夏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