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英街繁华的过去:东和墟、鸬鹚径和中英街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7-12-12来源:深圳商报编辑:陈蓉

1898年,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9年3月11日,中英双方分别任命新界北部定界委员,两广总督谭钟麟任命广东补用道王存善为中方委员,香港总督卜力任命骆克为英方委员。3月16日,王存善与骆克勘定深圳河到沙头角湾的界限,沿线竖立木质界桩。18日,新界北部陆界勘界结束。现在中英街的位置,原是一条河沟,也就是当时中英勘界确定为界河的地方,1905年,英方于新界北界竖立界石。河畔东岸原有一条用麻石铺的小道,当地人称为“鸬鹚径”,后来由于河流改道,人们把旧河床的一些草地垦为菜地,把一些低洼地改为水田。

1899年,通电报;1900年,通电话;1912年,粉岭到沙头角铁路支线建成;1927年沙头角公路通车,这就使沙头角与新界、九龙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公路和铁路从事运输更为便捷;1933年,通电灯。在不断地“触摸”现代文明过程中,中英街一带也在发生变化。1905年前后,有人在4号界碑旁边西侧,盖起了房屋,挂上了“同裕木厂”的招牌,做起了木材生意。1918年左右,有人在6号界碑附近的地里盖了几间房屋。后来人们在这座房子的左右建房,1920年,东泰源杂货店、东和隆米店和一家药店开张。一些商铺开始经营洋货,如“惠新隆”就专营各种洋布,新界新楼街的“逸生昌”专营“火水”(煤油),永乐园茶楼设有经营中西食品和饮料的茶餐厅,街边还出现了梁心牙医和新时代理发店等一批时尚门市。

在1924年的照片上,横头街显得非常繁荣,一直通到海边。横头街靠近海边的位置有一家鱼栏,用砖柱搭起一个木制的顶棚,一个鱼栏只占一小块地。每天清晨,渔民将捕获的新鲜海鱼运到岸上,再出售给鱼栏主。九龙海关洋关分厂也建在附近,海关是座单层的欧式建筑。

后来,乡绅、华侨们合作在文武庙里办起了东和学校。根据相关记载,1923年时,东和学校至少有五位教师,教授英语和生理的陈谨章是美国回来的留学生;教授新知的陈重浪是广州学校的毕业生;加上教授语文和音乐的刘焕光,三人都属于“十约”的知识分子。学校还聘请了两名外地教师,包括香港元朗的李渭流和韶关的胡范伍。

1930年,新界和坑村人李新昶在4号界碑到5号界碑间英方一侧,建了一排两层高的岭南骑楼,并将临街不太长的一段骑楼称为“猷昶街”,这是中英街上最早出现的路名。在3号界碑旁边,原来有一座过河的小石桥,涨潮的时候,海水可以淹到这里(这从今年8月23日台风“天鸽”造成海水倒灌,此处也严重受淹可以得到佐证)。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有人在这里经营过船厂、杂货批发店。船厂迁走后,石桥被人铺平,上面盖了小食店,后来被改为海山酒楼。随着商业的发展,沿着中英街3号界碑到7号界碑,慢慢地基本上都有了建筑物,当年“鸬鹚径”的麻石路面基本消失,两旁店铺相连,有店家为了美观整洁,在店铺门前路面铺上灰沙或者红毛泥。作为一条商业街道,中英街的雏形终于形成了。

1937年,一场猛烈的海啸摧毁了整个东和墟市。由于当时正处在战乱年代,所以也没有重建,商业重心开始逐步转移到了中英街。

日军侵华后,占据了中英街,1941年12月又攻占香港后,将中英街改为“中兴街”。日寇投降后,中英街恢复了原来的名字。

1949年前,中英街比较大的商店有怡兴隆、新昌、仁兴店等,主要经营百货、布匹。老字号药店有宁生堂、济生堂、天寿堂、杏春堂、茂生堂,还有专门经营鱼类的“鱼栏”,类似钱庄的“缴家”和专门从事鱼类加工的“标家”。

沙头角解放后,由于中英街地处边境地区,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中英街成为边防禁区,商业的发展近乎停滞。1959年,省、市、县商业部门开始着手对中英街商铺进行系统的维修,当时的商店装修实属一流,除了采用玻璃条柜以外,有的商店还安装了霓虹灯。

1980年,沙头角镇启动城市化建设,沙栏吓村民实现了“渔民收网上岸、农民洗脚上田”的转变。村里曾和香港老板黄光合作开了一家牛皮加工厂,由生产队出地、出人,港方出钱、出技术。但加工牛皮排到海里的污水造成了盐寮吓村民养的鱼大量死去,没两年牛皮加工厂就关闭了。村民谋生方式发生了变化,大家从事各行各业,年轻的外出打工,年纪稍大的就留在村里做事。沙栏吓村董事长吴天其介绍说,1980年,他就学了驾驶并取得牌照,开了一辆从香港引进的14座中巴,在中英街关口外拉客人和他们带的货,到横岗、坪山、葵涌等地,每天能赚几百块,有时达上千块。但九径口的检查站经常查旅客带的货,不方便。后来到香港给路政署下属的一个搞道路维修工程的部门开车。干了两年多后,1984年,沙栏吓“村改居”,吴天其回到中英街做起了把深圳的蔬菜批发到香港去卖的生意,每天凌晨1点钟起床,把头一天采购来的蔬菜运到新界北区的农贸批发市场卖。最开始是用手推车,后来改为汽车拉。

1983至1984年,中英街开始有限制地向内地游客开放,游客因而逐渐增多,但当时不允许到港方一侧的商店购物。1985至1990年,不再限制游客到英界的香港商店购物,游客进入中英街也更容易,最多时一天就有近10万人涌入中英街。当时人们以购买服装、电子表、进口录音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产品为主,也有部分人开始购买黄金首饰。沙头角进出口公司与日本八佰伴联营,在中英街合作开办了新佰伴商场。

香港回归祖国后,中英街的繁华逐渐褪去。在经历了一段“阵痛”之后,市区也在不断探索中英街的转型之路。(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 贾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