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英街繁华的过去:东和墟、鸬鹚径和中英街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7-12-12来源:深圳商报编辑:陈蓉

深圳新闻网讯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走向何方?”每次走进中英街,都感觉像走进了人类学博物馆一样,人类的终极三问,用在中英街身上,似乎再恰当不过了。

根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年间,为解决乡民赶墟的问题,经沙头角一带各村首领组成的东和局商议,在现在中英街的横头街一带开辟墟市,并确定农历的初一、初四、初七为墟日,墟市的名字叫“东方和平市场”。

中英街3号界碑处“深港合作、共创繁荣”的文化墙。

1848至1852年,德国崇真会韩山明,瑞士巴色会黎力基、韦永福3位牧师先后在东和墟设讲道室传教。3位牧师边传教边为当地人治病,还开办学堂,有学生二三十人。他们踏上这片土地,就被当地特有的习俗、繁荣的墟市和独特的文化所吸引。可能为了传教方便,他们在天后宫附近建了一座西式教堂,其建筑风格与附近中式建筑天后宫、伯公庙和文武庙形成了鲜明对比。

韩山明在一封信件中这样描述东和墟:东和是一个重要的墟市,主要从事贸易活动。虽然还是个新建的墟市,但是生意非常繁忙。韦永福在一封用德语写给巴色会的信件中,详细描述了东和墟市的环境、建筑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等,信件后还附有一张手绘的东和墟示意图。

在韦永福的记载中,东和墟是一个不太规则的长方形,由上街、下街和旧街三条街道组成,墟市所有的店铺都是单层建筑。从韦永福信的摘录中,可以看出一些当年的景象:

东和墟,是东方和平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市场,所以没有居家的房屋。所有的建筑都是商店和作坊,其中6家是药铺。类似的商店总共有50家,大大小小,非常密集。它们排列在两条平行的东西方向的街道旁边。整个墟市就像一个四方的广场。

商店狭窄且阴暗。白天打开门可以通风,这里门和店铺一样高,一样宽。门前是一排圆形木柱,上端伸进楼顶的横梁,下端则插入石墩里。白天,中间几根木柱被移走后,就形成了一个出入口方便顾客进出。木柱后面的门,由一些活动的木板构成,可以插入到门框上的沟槽。入夜,木柱重新被插上,门板也被安装好,并从里面闩上。

货品都是堆在店铺内一侧或者两侧的货架上,和欧洲的商店一样。绕过货架是一个带抽屉的长柜台,既是钱柜,也可以在上面称量货物。屋顶还吊着几盏纸灯笼,方便夜间照明。绝大部分商店都是杂货铺或者综合商店,多数做零售生意,只有少数几家从事比较重要的贸易业务。这些商店的东家都不住在墟内,有的东家会找一个人帮助打理。

旅馆的一间屋子可以放四张大床,一张大床可供几个人共睡,旅客可以预定一张床的四分之一位置,价格很便宜。但不舒适,一张床是四个人睡。不过二楼有小房间,有单独的床,但仍会感到不舒服,原因是这里的房子很少有窗。

最有名的餐厅是一家狗肉店。公用码头旁还有一个船舶修理厂,渔船底下容易积下海草,需要每半年清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