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

深圳有一条盐田河:臭水河成功“逆袭”成景观河

发布时间:2018-05-14来源:深圳新闻网编辑:邓雪婷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郑创彬 潘峰 邓雪婷)“以前的盐田河不仅仅是脏乱差,更可怕是有一股恶臭,如今脏乱差不再,臭味也没了,水质也比之前好多了,沿河两岸的绿化景观修葺得非常优美,黑臭盐田河变成美丽景观河!”这是记者连日来在盐田河附近蹲点采访时,沿河居民发出的感叹。

深圳有一条盐田河:臭水河成功“逆袭”成景观河

说起盐田区的休闲栈道,依山傍海的海滨栈道可谓名传千里,然而,穿梭在绿树百花丛中的盐田河栈道却鲜有人知。盐田河栈道依河而建,穿过盐田区辖区最长河流——盐田河。盐田河是盐田辖区最长河流,属山溪性河流,在盐田南汇入大鹏湾海域,全长6.4公里,干流长3.3公里,平均宽度22米,流域面积20.8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沿岸居住人口约11万。

在盐田区历届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经过10年的治理和提升,盐田河已经从昔日臭气熏天的臭水河,蝶变成为盐田辖区的景观河,市民休闲锻炼的幸福河,临港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的富裕河。盐田河岸和谐美好的景象为盐田区 “美好城区”建设添加一个新的注脚。


深圳有一条盐田河:臭水河成功“逆袭”成景观河

盐田河栈道成为居民茶余饭后娱乐休闲好去处

记者走在如今的盐田河畔,清澈的河水,依依的垂柳,翠绿叠嶂的绿化带,古色古香的木栈道,错落有致的凉亭,古朴别致的廊桥,各种乔灌木、花草、景观灯具、园路、休闲台阶、亲水平台随处可见……一幅风景如画的美景扑面而来。沿途中,既有休憩锻炼、赏花观河的老者,也有肩背书包、匆匆赶路的学生。盐田河两岸的美好风光,俨然已成为居民茶余饭后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夏日的傍晚,华灯初上,河岸凉亭上文艺乐队在河边奏响悠扬的乐章,盐田河畔成为东海乐队和明珠乐队的文艺爱好者的天堂。置身期间,仿佛人游走于浓郁茂密的大自然。没有噪音,河流静静地流淌,没有臭味,水质清澈见底,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让路人流连忘返。很难想象,眼前的这幅景象,十年前曾臭气熏天。

70多岁的叶先生住在盐田河附近10多年了。“10年前,这里就是脏、乱、差的典型,河里的泥巴都是墨褐色的,还散发阵阵臭味。”他说,现在常能看到清洁工在河底清淤,河水变得清澈了,臭味也没了,附近居民闲暇时经常跑来河边拉拉家常,散散步。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些河段在涨潮的时候,常能看到鱼儿在河里自在遨游,偶尔还有市民在河里摸鱼,引来路人的围观。

“10年前,我很少到河边来,不得已的时候经过,也常常要捂着鼻子走,河水的臭味让人直恶心。”李阿姨在2002年的时候,跟着丈夫来到盐田搞运输工作,就一直居住在盐田河旁。现在,李阿姨的娱乐生活,可以说离不开盐田河。“我是健身舞领舞的头儿,在盐田河边空旷的地方,早上跳一遍,晚上跳一遍。”李阿姨说,盐田街道的娱乐场所少,几乎所有的舞蹈队、太极队、乐器队都在河边活动,因为河边风景好,这也让人心情好。

深圳有一条盐田河:臭水河成功“逆袭”成景观河

黑臭河水和“脏乱差”河岸的“逆袭”记

2005年前,盐田河是一条水体黑臭的劣V类河流,河道周边环境“脏、乱、差”且架空管线严重影响景观和行人安全。河岸附近的居民那时候可谓吃尽了苦头。河道防洪标准也未达到规定的50年一遇的防御标准。盐田区环保水务局局长林惠祥向记者坦言,十年前,盐田河的水质非常差,又黑又臭,见不到鱼虾,河边没有活动空间,老百姓也不愿意到河边去。“当时的盐田河水环境状况非常差,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几乎没有经过收集直排入河道和海域,这种状况亟待解决。”

对此,盐田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盐田河的综合治理和环境提升工作。2005年至今,累计投入6100万元,实施了盐田河道的污水治理、防洪改造、景观改造和河道修复等工程。林惠祥向记者表示,由于盐田河两岸有大量的工厂、工业区和港口堆场,大量工业污水直排进河。此外,盐田河流域50%经过了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也不可估量。为了改变盐田河黑臭的现状,截污摆在首要的位置。“截污是改变河流黑臭的根本措施,也是最见效的。在盐田河综合治理工程中,盐田区首先在盐田河的两侧埋设了10公里左右的截污管道,截污管道建成后,生活和工业污水被集中收集起来,转送到盐田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林惠祥表示。截污工作完成以后,盐田区又实施了河道清淤、防洪改造、河道修复、绿化提升、避风塘改造、水库围网建设等工程,并将盐田河两岸打造成供市民休闲散步的滨河公园。

深圳有一条盐田河:臭水河成功“逆袭”成景观河

整治后,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盐田河日污水截排量达1.9万吨以上,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中上游达Ⅱ类标准、下游Ⅳ大类水标准。如今,盐田河畔建成了上下游贯通长3.5公里的滨河公园,修建了全线贯通的人行廊道,同时扩建了约1000平方米岸边休闲活动用地,使得河道周边生态环境和面貌焕然一新。经过综合整治和修复,作为辖区内最主要、流域面积最大的盐田河,原黑臭现象不再,其防洪能力、水环境质量、景观效果有了质的跃升。“正是几届区委区政府的不断努力,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才有河岸景观的焕然一新,让盐田河的水质稳中有升,基本都能保持在Ⅳ大类的水质以上。”林惠祥表示。

深圳有一条盐田河:臭水河成功“逆袭”成景观河

防止污染回潮:从源头上治理 强化日常管理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治理水污染同样不可能一劳永逸。如何防止污染回潮,实现从源头上治理,让盐田河永葆水清岸绿,成为摆在盐田面前的又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为了实现对辖区环境指数的实时监控,2013年,盐田区斥资建设了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在辖区设置自动在线监测点位,对辖区环境进行动态监控。其中,对盐田河水质的监控就是系统重要的内容之一。盐田河中双拥公园监测点和盐港中学断面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可以在电脑大屏幕上实时查看,管理者对盐田河的水质了若指掌,遇到状况可以及时有效地采取对策。

同时,受自然因素影响,目前,盐田河枯水期上游河段出现断流状态、河流景观水不足、河流泥沙淤积、临近出海口段部分仍有污水进入河道等问题。由于盐田河上流水流不足,加上河流三面硬底,没有天然河的自净能力,只能通过不定期的河道清淤去除多余的泥沙,尤其是在4到10月期间,作为盐田河日常的管理单位,区防洪排涝设施管理所会进行小规模人工清淤,先用推土机将泥沙集中,再一袋袋打包上捞,以保持河道的生态平衡。但是,人工清淤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水流不足也影响河水的净化能力。

对此,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开展了专题调研,研究从源头上治理的解决方案。目前,对盐田河上游补水、下游截污问题,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委托专业机构已完成初步设计。同时,针对市民提出的两岸增设立体绿化、景观节点和便民设施及河道清淤等建议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争取2016年完成河道的水质及景观提升。

治理上要花功夫,管理上也同样不容忽视。盐田河整治后,盐田每年投入资金委托专业管养单位对河道水域范围、绿化带、附属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区防洪排涝设施管理所主要采取“管养分离”的管理模式,即实行行政管理与日常维修养护管理的分离,管理效果明显,实现了由原来的以防洪为重点逐步向防洪与景观并重的重心转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河道水质景观和两岸绿化环境等多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盐田河两岸绿化及景观设施逐年丰富,河道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深圳有一条盐田河:臭水河成功“逆袭”成景观河

生态优化产业受益:

盐田河成临港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的富裕河

随着盐田河水质和沿河景观的不断优化,生态价值提升的同时,沿河流域的产业价值也日益彰显。

今年,盐田区委区政府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前沿阵地的决定》,提出将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深圳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部署,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彰显盐田特色,凸显自身优势,争当全市湾区经济发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的前沿阵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区品质跃升。《决定》中提出的“一带”,就是全力建设盐田河临港现代服务业产业带。盐田河两岸腹地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和生态环境的逐年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决定》提出,沿盐田河一线,依托普洛斯国际物流园、保惠冷链物流园等重点物流园区,通过金斗岭、马留畲等工业区改造,盐田旧墟镇整体改造等重大项目,培育引进现代物流业态,打造一批高端临港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构建盐田河临港现代服务业产业带,争取作为东部湾区经济重大片区开发纳入市重点开发区域统筹推进。

盐田区在建设盐田河临港现代服务业产业带的表述中还提出,制定出台港口物流业专项扶持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物流产业链,在供应链管理和第四方物流上发力,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冷链物流、国际航运服务、离岸金融等新兴业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升级。制定出台港口物流业专项扶持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物流产业链,在供应链管理和第四方物流上发力,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冷链物流、国际航运服务、离岸金融等新兴业态,支持企业抢占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引进优质总部企业,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深圳有一条盐田河:臭水河成功“逆袭”成景观河 
深圳有一条盐田河:臭水河成功“逆袭”成景观河
深圳有一条盐田河:臭水河成功“逆袭”成景观河 
深圳有一条盐田河:臭水河成功“逆袭”成景观河
深圳有一条盐田河:臭水河成功“逆袭”成景观河
深圳有一条盐田河:臭水河成功“逆袭”成景观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