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重磅引才

筑巢引凤 打造“梧桐人才”高地盐田出台“人才50条”政策

发布时间:2017-07-04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潘峰

美丽盐田。

“随着辖区发展迈入品质跃升的全新阶段,区域竞争日益多元、更加激烈,我们越发深刻认识到,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强区之基、竞争之本、活力之源。”昨日下午,盐田区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盐田区委书记杜玲表示,2017年,是全市“城市质量提升年”,也是盐田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品质跃升的关键一年,而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品质跃升的关键在人才支撑。

千方百计引才、育才,是盐田区人才工作的核心。日前,盐田区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打造“梧桐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人才50条”),提出八个方面共50条人才政策措施,以进一步强化盐田人才工作核心竞争力,为实施“东进战略”和加快“两区两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突出问题导向 首次开展人才现状摸底调研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强人才就是强实力。面临新形势下人才工作更高的标准和要求,2016年,盐田区组织开展了建区以来首次人才现状摸底调研,系统调查了辖区人才分布、结构、流动等基础情况,梳理了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

调研以全区机关事业单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支柱产业企业、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企业、社会组织为对象,召开7次专场座谈会,进行4次专题走访,累计座谈走访了企业35家,社会组织5家,机关事业单位18家,对360多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研结果全面反映出当前盐田区人才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才总量偏少、行业分布不够合理,企业优秀人才、高端人才的分布极不平均,高度集中在生物科技行业,和行业转型升级要求不相适应。此外,盐田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也亟需优化和改进,规模型、高科技型、创业型的企业不多,高校、科研机构等人才载体缺乏,住房、交通、医疗、子女教育、生活休闲等方面的相关配套设施相对不足,成为集聚人才的主要瓶颈。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辖区人才基本情况、分布、结构、流动等基础信息,梳理出人才反映较为集中的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为‘人才50条’的制定提供了针对性的思路对策。”盐田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构建“三个体系”

全面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盐田区加快推动人才政策起草工作,区委书记杜玲亲自审阅并提出具体要求,区长吴德林主持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专题研究并多次单独听取修订情况汇报,最终形成盐田区“人才50条”。

据介绍,“人才50条”注重上下衔接,用好用活市级政策,在高层次人才、工匠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梯队储备、人才举荐、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扶持人才载体、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健全人才管理制度等8个方面制定了针对性强的措施条款,着力解决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盐田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我们主要针对制度、操作和软环境三个层面的问题,着力构建人才政策、人才评价和人才服务三个体系。”盐田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

人才政策体系解决“人才工作有据可依”的制度性问题,在人才引进、培育、激励及服务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人才评价体系解决“人才如何认定”的操作性问题,找准人才评价各项要素和各个环节,形成规范有效的评价模式;人才服务体系解决“留住人才”的软环境问题,加大人才房保障力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在医疗保健、配偶就业、培训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提供配套措施,为人才营造舒心的生活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