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

深圳有一条盐田河:臭水河成功“逆袭”成景观河

发布时间:2018-05-14来源:深圳新闻网编辑:邓雪婷

深圳有一条盐田河:臭水河成功“逆袭”成景观河

防止污染回潮:从源头上治理 强化日常管理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治理水污染同样不可能一劳永逸。如何防止污染回潮,实现从源头上治理,让盐田河永葆水清岸绿,成为摆在盐田面前的又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为了实现对辖区环境指数的实时监控,2013年,盐田区斥资建设了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在辖区设置自动在线监测点位,对辖区环境进行动态监控。其中,对盐田河水质的监控就是系统重要的内容之一。盐田河中双拥公园监测点和盐港中学断面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可以在电脑大屏幕上实时查看,管理者对盐田河的水质了若指掌,遇到状况可以及时有效地采取对策。

同时,受自然因素影响,目前,盐田河枯水期上游河段出现断流状态、河流景观水不足、河流泥沙淤积、临近出海口段部分仍有污水进入河道等问题。由于盐田河上流水流不足,加上河流三面硬底,没有天然河的自净能力,只能通过不定期的河道清淤去除多余的泥沙,尤其是在4到10月期间,作为盐田河日常的管理单位,区防洪排涝设施管理所会进行小规模人工清淤,先用推土机将泥沙集中,再一袋袋打包上捞,以保持河道的生态平衡。但是,人工清淤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水流不足也影响河水的净化能力。

对此,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开展了专题调研,研究从源头上治理的解决方案。目前,对盐田河上游补水、下游截污问题,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委托专业机构已完成初步设计。同时,针对市民提出的两岸增设立体绿化、景观节点和便民设施及河道清淤等建议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争取2016年完成河道的水质及景观提升。

治理上要花功夫,管理上也同样不容忽视。盐田河整治后,盐田每年投入资金委托专业管养单位对河道水域范围、绿化带、附属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区防洪排涝设施管理所主要采取“管养分离”的管理模式,即实行行政管理与日常维修养护管理的分离,管理效果明显,实现了由原来的以防洪为重点逐步向防洪与景观并重的重心转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河道水质景观和两岸绿化环境等多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盐田河两岸绿化及景观设施逐年丰富,河道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