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社康服务质量评估盐田得了第一

发布时间:2017-05-02来源:深圳商报编辑:郑创彬

“张老伯,我把您脖子上的针取下来,您再轻轻扭扭脖子,看怎么样了?”2月4日一大早,家住盐田区瑞林苑的张德华老人就到他签约的田东社康中心,他因扭了脖子,转动不了,来找医生扎针灸。社康医生邓巧灵把扎过的针轻轻取出来后,老人的脖子已经可以转动了。

在社康看病 不但省钱,还省时间

说起社康的服务,老人的话匣子打开了:张德华已经70岁了,从北京退休后住在盐田,平日身体出现的小病都在社康看。“为什么选择绑定社康?因为我第一次到社康就留下了深刻印象,医生让我填一张表,上面要写清个人病史等等,医生跟我不但交流病情还交流生活中要注意的事项,我觉得非常亲切,后来推行签约家庭医生,我和老伴就毫不犹豫地签约了。这里的医生与病人的关系非常好,一般小病很快都能解决问题。”老人还讲了一个他的经历,他背后曾长了两个有花生米那么大的肉瘤,他最初想到社康来去掉,但家里人担心,联系他到北京的一家大医院,医生说要先住院,做病理切片分析,然后才能确定治疗方案。“算下来,不但要耽搁几天时间,还要花几千块钱。”老人还是来到田东社康,吴春燕医生检查后判断可以立即切除。“只用了20分钟、花了50块钱,切掉后就回家了,这里的药品种比较全,药费还打7折,不但节省钱,还节省了时间。”老人深有感触地说。

张德华老人的话,折射出这几年盐田区大力推进社康中心建设的成效。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是整个城市卫生体系的网底,也是医改的重头戏——分级诊疗改革的基石。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与居民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盐田区的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起步很早,2009年起就在2家社康中心开始试点,2013年起在全区所有社康中心推行。但是,却面临着和本市其他区域以及国内其他城市同样的改革困境:面铺得广,任务太重,基层人手不足,签约服务并没有实际“落地”,群众感觉签不签约一个样。

去年年初,盐田区委、区政府将探索家庭医生标准化服务模式列为区级重点改革项目之一。盐田区卫计局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及有关方案,借鉴我市其他兄弟区及上海、杭州、南京等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出台了《盐田区实施家庭医生标准化服务工作方案(试行)》。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让医务人员更加清楚“干什么,怎么干”;通过完善家庭医生奖励机制,让医务人员“愿意干、积极干”;通过出台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让签约居民健康“有人管、全程管”。

实实在在的改革也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居民对社康中心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提升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社康中心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了,上下转诊通道打通了,分级诊疗制度切实得到了落实。

在全市2016年度社康服务质量整体评估考核中,盐田区总分位列全市第一名。在全省、全市“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中,盐田社康中心严剑医生获得全科医生组全省竞赛第七名、全市竞赛第三名的好成绩,盐田区卫计局被深圳市卫计委授予“先进单位”。在全市社区健康服务发展评比中,盐田区田东社康中心被评选为全市十佳优秀社康中心,杨敏、周文艺、严剑、古艳红、涂生菊、李剑明被评为全市百佳社区医务工作者。

改革让家庭医生真正担起了健康“守门人”、就诊“引路人”的重任,成为百姓防病的一线主力,居民健康的贴心“大管家”。得病少了,就诊更方便了,居民也从“做实”的家庭医生项目提升了医改的获得感。